瞩目中美第三次“对话”
    2007-12-12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三次中美 战略经济对话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从2006年12月启动以来,已经成为两国高层就经贸政策互相沟通、解决棘手问题的一个有效渠道。头两次的“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三次“对话”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前景如何呢?
    一个问题是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这个问题是首次列入对话议程。一个时期来,美国媒体关于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大大夸大了实际情况。安全问题与消费者的关系最密切,一般消费者不大可能了解汇率、逆差等问题,而对于产品安全问题却有切身感受,于是一些政治人物就瞅准民众的这种心理,刻意炒作,火上浇油,闹得风风雨雨。美国总统大选的帷幕实际已经拉开,产品安全问题可能被进一步政治化,对话也就必须涉及此事。笔者不久前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拉迪出席一个学术讨论会。他说,关于那些有安全问题的产品主要应当责怪美国方面。第一、过去数年
中,布什政府为了反恐和打伊拉克战争,把食品药品署和有关质检部门的预算削减了几乎一半,那些部门只好裁员,对于进口食品和产品的质检工作大大放松了。第二、美国的进口商本来应该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他们没有把好这个关;第三、许多产品,如玩具都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的,一些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设计的问题。在本次对话中,这个问题将是重要议题。
    能源和环保合作仍将是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前两次对话中,双方已经就此深入交换了意见,并且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中国能源利用率总的说来比较低,单位GDP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在使用绿色能源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美国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在设备和技术上都有庞大的出口能力,双方的互补性很强。但双方也有一些分歧。美方希望中方降低有关能源设备的进口关税,中方则希望美方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环保技术,甚至采用免费的方式,因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这一方面双方将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令人关注。
    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一直是美方的一个目标。笔者接触到的有的美国学者认为,财长保尔森本人来自华尔街,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问题上他受到了华尔街的很大影响。在前两轮对话中,中国方面已经承诺在开放证券、金融、保险市场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此次美方可能还会提出一些新建议进行讨论。但有一点在以往的讨论中已经很清楚了,即中国将加大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但中国不会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方仍会表达他们的希望,而中方的原则立场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2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在经贸关系上高度互补、互有需要,经贸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中国出口产品的90%不与美国产品形成竞争。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继续加深,而战略经济对话正是使这种相互依赖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关稿件
· 如何看待中美对话相关核心议题 2007-12-14
·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承前启后 2007-12-14
· 中美承诺继续就应对两国经济不平衡措施进行对话和磋商 2007-12-13
· 吴仪: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圆满成功” 2007-12-13
· 温家宝:中美应携手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