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2-04 作者:马龙生 来源:证券时报 |
|
|
交强险一直被指暴利,保费高,保障低。近日保监会公布了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业务年度的交强险专项审计报告,以国内会计准则核算,交强险首年出现账面亏损39亿元;而今年1-10月交强险账面利润为9.3亿元。据传媒报道,保监会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出了费率调整初步方案,拟将交强险责任限额由6万提高至12万元,费率平均拟下调15%,并决定召开对交强险费率进行调整的听证会。
从交强险推出时的初衷来看,其费率和赔付标准的制定应本着“不盈不亏”的原则。但是从一开始就有人担心:由于是强制保险,由于是指定承保单位,保险条款的制订以及承保操作运行中,保险公司会不会采取联手垄断,虚列成本,压低赔付来挖掘利益?而从较真的社会人士为公众算出的一笔笔保险账来看,公众的担心并非多余。为此,人们有必要也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追问。但是在公众的追问面前,有关人士只以笼统的“社会上的一些计算方式是不科学、不准确的”来搪塞。但是既科学、又准确的计算方式是什么样的?却从来没人直接、正面、公开地回答过。
这一次,保监会要求保险行业协会提出的调整方案,可以用一升一降来概括:大幅提升了保险责任限额,小幅降低了费率标准。少花了钱,多享受了保险限额,作为百姓,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样的调整而高兴。而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公众、媒体一年来坚持不懈的穷追猛打,终于有了可以预期的理想结果。
那么,公众想要的理想结果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并不全在围绕自身利益的“一升一降”上。因为谁都清楚,作为一项以“不盈不亏”为原则的强制险种,费率与保额的制定只能浮动于盈亏临界点上,太高、太低不正常,百分之百踩在盈亏临界点上也不太容易,特别是第一年运作,各项经验还相对不足。所以从一开始,人们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放在保费、保额的高低上,而是更多关注交强险运作是否公开透明。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关部门一年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正因为此,公众最想要的理想结果,除了上述的“一升一降”,更有“召开听证会进行调整”的民主诉求上。
听证会,是交强险运作是否公开透明的最好方式,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知情充分、表达无忧的目的,决不是形式意义那么简单。交强险运行一年多,赔款支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却高达141亿元,是怎么支付的?又是怎么摊销的?为什么要这样支付、这样摊销?按照这样的理念经营,按照这样的会计准则搞出来的“盈亏”,并据此制订费率、保额,又有多大的现实合理性?如果听证组织者的屁股无法坐正或责任意识不强,听证代表的遴选、听证程序的公平、听证焦点的论据准备等,就不会令人放心,直面尖锐问题并合情、合理、合法地做出各自的利益退让,就很难实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