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钱掌柜” 难煞中小企
专家称,银行压缩贷款影响无可避免,但局面必须受控
    2007-12-04    记者 卫容之 实习生 汪宁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关临近,个别中小企业陷入了资金接不上甚至停产的困境。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只能砍掉正在进行的项目,断臂求活。
  今年第四季度,央行、银监会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严令各家银行控制贷款规模。缺少了“钱掌柜”的扶持,中小企业面临着停产和生存的危机。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为防止经济过热增长的调控政策无可厚非,中小企业因此遭受的影响不可避免。
  记者从有关途径了解到,目前银监会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行和深发展等四家商业银行,在四季度不得增加新的贷款,而且必须压缩贷款总量。对于其他银行,也要求控制贷款规模在限度范围内。
  如此严厉的手段近年来十分罕见,出乎所有商业银行的意料。监管层的三令五申使得各家银行的贷款发放遭遇了外力强制性的“急速冷冻”,极个别大银行甚至在部分网点暂停了二手房贷款。另有部分小银行也开始对“是否能正常发放房贷”这一问题持保留态度。银行贷款的强制性压缩,无疑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但专家表示,稳定通货是央行不可推脱的责任。
  上海金融学院的朱德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内地资金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长和货币供应过快以及通货、价格不能稳定已是极为严峻的社会现实。而事实证明,之前市场的公开、准备金率的上调等一系列举措,对解决经济过热几乎是力不从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央行明确要求各银行压缩贷款很可能是最立竿见影,最有效果的政策。
  朱德林认为,从微观利益来讲,贷款的控制对各方面都会造成不同影响,尤其是民营和中小企业,暂时受到伤害是再所难免的。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这样的政策对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都不无好处。
  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的杨建文主任则认为,各项政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在于累积的效用,如果类似的举措继续出台,就很难保证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了,关键还是要把局势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