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型银行改革与外汇机制改革都已实现阶段性成果,但仍前路漫漫;2007年,两条改革之路在从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下称"汇金")演化到中国投资公司(下称"中投")时交汇。围绕其演化轨迹,本报率先报道与独家披露了公开现象背后的不为人知的变迁,从而厘清中投在中国各项金融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与顺序。 2007年1月11日,《汇金将走向何方?》一文率先披露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要议题--对汇金进行重组后,拟议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有望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该会议开幕当天,《汇金定位走向清晰》的报道,进一步披露按照外汇管理体制专题报告的规划,汇金重组改造的模式是成立新公司,然后将汇金原有职能放入其中,其原有行使金融资产出资人职能将全部保留,在新的储备投资职能方面,可能不会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所得一次性向央行购买外汇,更可能的情况是分期发行,分批购买,外汇储备可能主要投资海外。按照设计,这家公司可能更像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与淡马锡模式的结合体。 在会议结束不久,独家报道《2007金融改革风云再起》证实金融改革下阶段纲领性文件的内容涵盖隶属于国务院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 外汇储备运用工作小组制定了中投公司组建方案,随后本报独家披露中投筹备方首笔试验性投资的真实路径《30亿美元已交黑石集团海外投资》,斥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的交易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名义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完成,以此成为黑石的"基石投资者"(以禁售期换取优先认股权的投资者)。 在中投组建方案获决策层原则通过、公司筹备组获批正式成立前,本报率先透露《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架构渐明》。根据外汇投资公司的整合方案,汇金的子公司联汇将划归央行,但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代管,直至注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成立伊始将形成以汇金为主干的框架。 伴随筹备组的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组合或考虑央企》一文独家披露16家央企被纳入筹备机构视野。筹备机构内部有声音倾向于将外汇投资公司定性为"主权财富基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