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基于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上海月入5350元、北京月入5000元、广州月入4750元才算白领。(11月4日《新快报》)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一般管理人员薪酬上涨放慢,而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薪酬上涨增速,几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最近广州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高级技师的“身价”出现全面赶超管理人员平均薪酬的迹象,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平均薪酬2871元,而高级技工为3281元,最高可达12000元。这种情况下,再以工资标准界定白领、蓝领,显然缺乏严谨的科学性——月收入2871元的管理人员就不算白领吗?月收入高达12000元的高级技工就能进入社会观念中的白领阶层吗?
“白领”一词是泊来品,指的是不需要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因为这些人工作环境好,上班时可以穿白衬衣,才有白领一说。在中国,曾几何时,白领就像一顶耀眼的光环,成为精英和高收入的代名词;蓝领则更多意味着体力劳动的付出。这固然有社会劳动分工、经济发展模式等主因,但不能说权威部门的价值导向和社会舆论没有起到一点助推的作用。而今,如果依然不断明晰和深化白领的标准,不仅于导向社会人才结构的适时调整无益,弄不好还会显得非常蹩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然,白领未必高工资,蓝领也未必永远低待遇,白领和蓝领之间只有工作类型的不同,而不应该存在太多标准界线。
行文至此,联想起了最近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最新的消息称,中科院专家傅德志已经上书学术界高层官员要求查清真相,并且认为美国《科学》杂志如果刊登“周老虎”的照片,“将严重伤害中国人民和科学家的感情”。道理确乎如此,但也体现了我们对待问题的矛盾态度:“华南虎”事件如果不下足力气,很可能会成为悬案;白领标准未必是可以数字化的定案,却耗费了专家们的精力。
该弄清楚的事情没有弄清楚,没必要定义清楚的事情却出台了精确的标准,如此态度,只会更多地孕育“假问题”而忽视“真问题”,只会在追求事件真相中付出更多的或许是不必要的代价,因为我们本身时不时地甚至渐渐习惯了制造“假问题”。在此,我更愿意套用现在对待“华南虎”的态度,来表明对待白领工资标准的态度:“白领本身的问题,已经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促进白领、蓝领各尽其才、各得其所,才“是肯定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