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国108个城市联合搞了“无车日”,虽略有成效,问题却也多多。作秀似的草草收场之后,继之的依然是漫长的“有车日”。 然而,却有一个城市个性十足,以“无车日”为契机,干脆月月都来了一个“无车日”,使之常规化。使得我们颇费揣测,这是嫌“群体秀场”中的风头不足,打算“一枝独秀”独占“风头”?还是尝到了“甜果”,再接再厉,从而彰显了时代进步的理念呢?
10月24日,昆明市政府以公告形式规定:27日开始,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都是昆明“城市无车日”。时间为9点至19点,共10小时,主城一环内只对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特种车辆及其他公共交通车开放。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公务用车一律封存。昆明的“月月无车日”将全国“无车日”活动推向了纵深,也引发了重大的争议。(10月28日,新华网)
昆明市领导称,“昆明市实行每月一次"无车日",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我们的决策是慎重的。”此言不虚,多数市民也的确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无车日”的欢迎和拥护。“无车日”毕竟关系到社会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质疑:市政府定下“无车日”有法律依据吗?“无车日”是否侵犯了公民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使用权?如果车主不听劝阻,交警有法律依据罚款吗?也有人称,“养路费我可是交了整整一年,政府规定我有12天不能开车上路,是不是该把多余的钱退给我?” 对普通市民而言,“无车日”作为范导性的政策,自然不存在违规惩罚与否,同样,市民自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所谓“退还多余的钱”也就无从谈起。超越这些小的迎刃而解的具体利益的争论,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作为一项体现执政能力的政策,它能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无车日”常规化,昆明能“挺”多久? 全国“无车日”暴露出的我国众多城市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软肋”及尴尬,如尽管市中心车辆很少,城市周边路段却出现了比平时严重得多的交通拥堵;尽管公交车增加了班次,但拥挤程度仍然有增无减等。分析这些问题,我们明显看到城市的公共交通仍不能满足需要,城市管理也不尽如人意。诸如此类,昆明该如何应对呢? 要想避免“月月无车日”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显然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昆明市政府给自己出了一道难度颇高的“考题”。而昆明市交警部门也承认,目前公交车辆只承担了23.5%的客流量,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还需要在公交车设备、管理和调度方面加强努力,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在赞同中持以质疑,期待中怀有隐忧。 “无车日”常规化,昆明能挺多久?这是一个关乎时代进步理念关乎人之生存理想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现实关乎科学的执政能力命题,我们期待昆明能够挺下去,在“后无车日时代”结出果实、引领未来,但必须申明的前提是:切莫“打肿脸充胖子”,不顾现实基础而直奔“理想”,以致付出环境与民心的双重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