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中蕴涵泡沫隐忧
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解读
    2007-10-26    张明    来源:新京报

  国家统计局在10月25日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而言,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通胀压力有所缓和。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外贸均在高位运行,居民消费稳中有升。货币和信贷数据表明流动性过剩状况比较突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蕴涵了经济泡沫化的风险,我们需要对之保持格外警惕。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多年实现GDP增长率超过10%和通货膨胀率低于3%的黄金组合。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与第二季度的11.9%相比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07年全年GDP增长率超过11%已成定局。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依然扮演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0.3%;出口同比增长27.1%。与前几年宏观经济增长最大的不同在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上升,今年前三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
  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是今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的一大问题。自2007年5月CPI指数突破3%以来,6、7、8月的CPI指数迭创新高,分别达到4.4%、5.6%和6.5%。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肉禽价格上涨。事实上,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年9月CPI指数同比上涨6.2%,与8月份相比略有回落。鉴于目前全球原油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且猪肉供给在1年左右时间内是相对刚性的。预计能源和食品价格在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上半年虽然可能有所回落,但依然将在高位运行。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依旧,造成外汇储备持续累积。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我国发放基础货币的惟一渠道。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中国基础货币和信贷的投放数量屡屡超过设定目标。
  货币和信贷增长造成国内流动性整体过剩,而人民币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现状,导致居民存款不断从银行系统转移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局面。商业银行存款活性化指标(即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不断提高,贷存比不断提高,造成商业银行系统超额准备金不断下降,而资本市场价格迭创新高的局面。10月份的上证指数一度超过6000点,与2005年8月相比已经上升了6.5倍。
  从股票价格走势而言,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企业利润的支撑。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7.0%,各种所有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26%。考虑到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和居民存款搬家趋势的持续,受到企业盈利支持的股价还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从房地产价格走势而言,政府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趋紧将进一步造成房产供给降低,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产价格。然而泡沫不可能持续膨胀,2008年可能是投资者预期发生分化、中国外资外贸状况出现显著变化、资产市场价格出现剧烈震荡的一年。
  简言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通货膨胀压力或许被市场高估了。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流动性过剩推动的资产价格泡沫。一旦资本盛宴曲终人散,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中国居民福利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政府和居民对此应充分关注,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