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以房养老”未必靠得住
    2007-10-19    雷钟哲    来源:海峡都市报

  日前,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中国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国未来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到目前为止,福利养老机构才有170多万张床位,和潜在的巨大需求严重不符。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一个过程,资金和服务都可能存在短缺,因此“以房养老”不失为一种自我保障的选择。(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按我的理解,“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将自己一套享有产权的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并从保险公司获取一定的养老金,直至终生。
  理论上,以房养老体现了各取所需、公平交换的原则,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我国到底有多少老年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房屋产权?如果缺失这样的先决条件,“以房养老”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我们中国人基本以家庭为单元理财和置业,这符合几千年的伦理观念、亲情关系和消费习惯。某个老人很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户主,但很难说他就有独立的房产支配权,如果其他家庭成员对房产的利益诉求出现矛盾时,怎么可能把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换取养老金?所以,“以房养老”只具个案意义,很难在老年人群体中推广开来。
  还有,目前房价飞涨,老百姓望房兴叹,许多人都成了房奴,这些信息共同指向一个焦点:安居乐业无疑还是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首要目标,在这种国情下,你能指望多少老人以房养老?
  报道说,我国从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与欧美相比,我国是在人均1000美元时“提前”撞线的,加上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养老困难可想而知。对这一社会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增加国民财产性收入”,恐怕才是治本良策。

  相关稿件
· “以房养老”值得期待 2007-10-22
· 关于“以房养老” 2007-10-19
· 民政部副部长:以房养老是个选择 2007-10-18
· “以房养老”拟推出 业内人士认为实行不易 2007-10-14
· “以房养老”需要资产证券化 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