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10-10 本报记者:曹霁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我们关注贫困大学生,除了要为他们提供切实的物质资助,还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来自教育界的十七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对贫困大学生帮扶有着深刻的理解。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20名,占学生总人数的16%。这些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有的是靠社会资助的孤儿,有的生活在收入较低的单亲家庭,还有的来自父母多病或下岗、没有生活来源的家庭。 近年来,通过落实国家及各级有关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及助学奖学金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动员校友捐助等措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解决了生活问题,大部分解决了学费困难。2002年至今,学校分发各种奖学金近400万元,累计资助学生约5300人次。 杨宝峰说,多数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拮据的家庭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他们的正常社会交往,部分贫困生自卑感强烈。对这些贫困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资助体系,一方面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帮他们卸掉思想包袱,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 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李毅,出生在辽宁西部的一个贫困农家,上大学后,是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帮助,让他这个靠国家助学贷款维持学业的贫困生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今年8月,李毅被确诊患上了甲状腺癌,在他术后第八天,母亲又遭遇了车祸。学校老师和同学得知他的不幸,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学校为他免除了全部医疗费,同学们捐了两千多元钱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经常看望他,帮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稍有好转,李毅就给校长杨宝峰写去一封信,向给予他亲人般无私帮助的领导、老师和同学表达感谢之情。 杨宝峰说:“对待像李毅这样的学生,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资助,还要努力关注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让他们在遭遇突发不幸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尽快走出困境。” 针对一些贫困生思想包袱重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调配人员,设立专门机构,使助困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得到保证,同时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和改善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各院系辅导员经常与贫困学生谈心,学校学工部、团委也不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并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形式,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学校还开展优秀贫困大学生事迹讲座,树立典型,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不是过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就业指导中心也积极为贫困毕业生做就业指导,联系用人单位,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2005级学生汪欢,在高三那年父母患癌症相继去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仿佛遭受灭顶之灾。但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进入大学后,由于她的情况特殊,学工部一直给以特殊关注,连续两年为她申请了国家奖学金,并定期为她发放生活补助,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在老师帮助下,她努力学习,连续获得特等奖学金,成为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典型。 为增强贫困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哈尔滨医科大学还积极开展以“诚信、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讲演、讨论等形式,请银行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从学习、就业、勤工助学、学费的借贷与还贷、为人处事、大学生消费等多个方面阐述诚信的意义,增强教育活动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杨宝峰说,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高校不仅要认真落实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还要积极拓宽资助途径,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既有经济收入又能得到实际锻炼;建立多元化资助服务体系,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奖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助学基金、学费减免、校友爱心基金、校内无息贷款等为辅助措施,以学生综合保险为保障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实行“贫困生自救工程”,开展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及“自救”教育。特别要使贫困生自强、自立,把学校、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以良好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