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8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从“黄金周”实施9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当国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日高。报道称,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势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国新闻网》10月8日)。
毫无疑问,或许不用等待多长时间,社会公众将迎来一个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与民意要求、同时也更具人性化的休假方式。对此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行政管理决策的进步,同时对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是一个好消息。然尽管如此,笔者觉得这个新休假方案论证还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缺了本应有的听取民意程序安排。
首先这是因为,休假作为一种国民权利,想理当应以最有利于国民福利的方式作出安排并将之上升为制度。因而在此过程中,充分广泛的听取社会民意,以了解社会公众对休假方式安排的意愿,并在相关行政决策中予以体现,使之具有最大程度的民意基础。可以说不但是国民休假权利的体现,同时也应是行政——作为公共管理活动必须遵从公共意志的首要选择。然以此观之,虽人们有理由相信即将出台的新休假方案会有所进步,可从国民权利实现与民主政治角度,如果一个有关千家万户某种权利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在形成过程中却没有其中的“主角”——社会公众自身意愿表达和参与的程序,而只体现为服从的话。那这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公众来说还只是“服从”,而缺少民主程序的“服从”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性质上只是义务。
还有,以行政管理的民主要求看,想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不仅是现代行政决策的基础,同时在相当程度也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性质与有效性。因为,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普遍参与,不仅民主政治不可想象,并且由于没有必备的民主程序安排,在日久积累之下,公众也可能对社会公共管理的参与会日渐冷漠,并且民主政治的建设和进步也就无从谈起。由此显而易见,上述这个新休假方案的论证由于没有公开的民意参与过程,或许本身不仅是一个不该有的缺陷,而且对新休假方案的出台及日后实施也可能是一个隐患。
当然,笔者在此并非是否定对黄金周制度的改革。而真想说的是,如果能在新休假方案论证过程中,对民意参与有所安排,那对相关休假方案的形成肯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