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发展面临挑战
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论中国会展业
    2007-09-21        来源:市场报
  展览业作为服务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因其与其他产业的密切关联性和对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展览业应如何健康发展也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我国展览业在近20多年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就展览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展览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展览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展览业的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的依赖度还相当高,行政条块对展览市场的分割造成行业内市场竞争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
  展览业相对较低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行业发展缺乏后劲。顺畅的投融资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由于我国展览业对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开放不够充分,业内原有经营者又受到行业、地域的束缚,行业内部资本流动和外部资本流入受阻,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经营者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展览领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未起步。
  由于竞争和开放不充分,展览业效益水平不高。近两三年来,每年在我国举办的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中,大规模、上档次的展览会所占比例非常小,具有国际影响、形成品牌的展览会更是屈指可数。同时,重复办展现象十分严重,参展商严重分流,展览水平普遍不高。中国展览会的平均产值为280万元人民币,而德国展览会的平均产值为 1000万欧元。我国展览活动还有很大的效益空间。
  展览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布局需要调整。展览组织、展台设计与搭建、物流、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展览设施闲置相当普遍,全国展览馆的平均使用率不足 30%。而在某些地方,展览场馆供不应求,硬件设施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国东西部地区展览业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展览业较为发达,全国举办的国际性展览活动中仅北京、上海、广州、大连4个城市就占了77 %。
  展览业自身建设相当薄弱,亟待建立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展览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展览统计、信息发布体系不健全,宏观协调缺位等问题,妨碍着我国展览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国展览业存在的以上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体制问题。展览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开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法制化程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如果不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我国展览业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展览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宏观层面,为展览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中观层面,加强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努力提高办展质量和成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迎接挑战,大力推进展览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