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活动期间,各城市人民政府领导将带头参与;城市至少实施一项长效措施,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活动前后以及活动期间,城市要对有关的各项环境指标和交通技术指标进行监测。
对私车普及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无车日”的重点不在于讨论限制汽车发展,而在于思考如何建设更快捷、便利和绿色的城市公交体系。要真正确立“公交优先”的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交通观念尤为重要。
要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城市道路的建设和规划都暗含着小汽车优先的原则。据统计,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中,公交出行只占总量的10%—25%,而发达国家为40%—60%。如此匮乏的公共交通资源,显然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张和居民出行增加的需求。
更有甚者,有限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还经常受到机动车的侵占。在此次“无车日”活动中,建设部要求各地清理机动车乱占、乱停现象,“还路于民”。希望类似整顿不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之举,而能纳入城市的日常管理。
以人为本,还应体现在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和管理的细节上。近几年,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建成地铁、轻轨等新型公共交通设施,极大便利了市民出行,却因站点设置等细节上的一些不当,让方便打了折扣。比如,上海地铁1、2号线间的换乘通道步行长达10分钟,成了“地铁族”的心头之憾。而在香港,地铁换乘只须挪几步,到对面站台即可,类似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公共交通的魅力。
打破“小车崇拜”,亦是公交文化的重要内容。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车和人的身份、地位、财富联系起来。战国时冯谖就对孟尝君抱怨“出无车”。现在,也总有人把官员的级别和车挂钩。国人初到欧美国家,看见汽车远远驶来,总会习惯性地收住脚步,不料车到路口主动停住,一定让行人先走。而国内不少私家车主,即使是在住宅小区里遇见老人、孩子,一样大摇大摆鸣笛示意行人闪避。这种“以车为贵”的集体无意识,阻碍了人们对公共交通以及小排量汽车的选择。
“无车日”提倡领导带头使用公共交通,不仅可以扩大活动的宣传效应,还为城市的管理者提供了一次实地考察民情的机会:看看我们的市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交通。
2005年,北京首次试点“无车日”,民间组织积极呼吁但响应者寥寥;今年,建设部牵头,108个城市积极参与。“无车日”从冷清到热闹,反映了人们对汽车与人、城市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公交族”来说,这种思考其实就是简单的愿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地使用公交设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