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呈刚性需求
    2007-09-17    方世璞    来源:市场报
  “ 未来的粮食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比较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玉米产业发展仍然要坚持和谐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目标。”2007年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柯炳生教授,向全世界玉米产业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玉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玉米有这样一些特征,它是粮食,是饲料,是工业原料,它还是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如果它出现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历史上我们也出现过玉米过剩的情况;过剩的时候,对农民的收入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国家财政为了解决玉米过剩的问题,也增加了大量的支出。还有一个是玉米价格问题,它的价格太高了会影响到城市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今年猪肉涨价,这种感受已经很明显了,当然太低也不好,太低了会影响农民的收入问题。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玉米供应量不足、价格偏高。玉米现在的市场价格比小麦的市场价格还高,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未来两个方面值得重视,一个是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增加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每年净增700多万人,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据统计,城镇人均消费猪肉20公斤,农村人均消费猪肉只有15公斤,农村的肉食消费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城镇肉食消费量不断增高,也就拉动了玉米饲料的增长;第二个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包括淀粉、制药、燃烧酒精等。
  “发达国家现在肉类消费呈现饱和状态,而我们国家的肉类消费仍然在不断增加。我觉得玉米饲料的需求增长是刚性的,是年年增加的”。柯炳生教授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预测,“我们的粮食的增加每年大概是80万斤到100万斤,反过来在另一方面,未来的粮食生产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比较严峻的挑战”。
  据介绍,目前,影响国内玉米生产主要有6个制约因素。一是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二是水资源减少,水质污染;三是生态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灾害严重或抗灾能力不足;四是科技应用方面有进步,但仍有不足;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仍显薄弱;六是种粮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等等。前面3个问题,决定耕作面积,后面的3个问题,决定了粮食单产的水平。我国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田被转为非农业用田。近几年,全国每年减少400万亩的耕地,依照这个速度,还有五六年就要逼近18亿亩的土地警戒红线,这是很严峻的挑战。现在全国农业缺水大约300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局势没有得到扭转。从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3个要素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国家的玉米产业继续发展,靠扩大面积、扩大资源投入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潜力可挖了,唯一的希望就是提高单产,这要靠科技,靠基础设施的改善;当然遏制耕地资源减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等都很重要。这3个要素制约着未来玉米产业的和谐发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目前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