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交通别单拿私家车“开刀”
    2007-09-12    新疆 程汉鹏    来源:每日新报
  下周,全国将迎来首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就此,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凤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代价,如上海一般必须花钱买牌照,减少停车场地但提高收费标准等。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官员将家庭轿车当做“大敌”,纷纷抛出有关限制私家车发展的言论,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小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将极大地增加能源消耗,二是造成巨大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跟不上私家车发展,没有那么多马路和停车场。这次建设部官员表示,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代价,其思路也是希望通过经济手段限制私家车来达到公交优先的目的。
  其实,当前很高的油价已对许多私家车主的出行起到了调控作用。而城市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却绝非是私家车造成的。从城市分布格局到市区道路规划建设,从人口分布到机动车增长速率,以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交系统等问题,都是影响一个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因素。如果单纯拿容易下手的私家车“开刀”,不仅影响民生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并不能起到根本作用。
  笔者认为,治理交通拥堵应有先后顺序,政府管理和对策应穷尽一切手段———即民权为大,只有在一切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能限制私家车发展。如先完善公交体系、道路建设、合理地减少公车等。而仅拿私家车开刀,无疑是本末倒置。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在汽车普及后都曾发生过交通拥堵等问题,但没有一个国家因噎废食地限制汽车消费,相反,交通管理、汽车技术、节能、环保、安全等都在克服困难中得到解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