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已成功举办10届。 |
|
北京同仁堂在香港开设生产研究基地。 |
|
北京切诺基。 |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北京市已经明确未来工业发展的三大方向。
提升优势产业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未来几年,北京市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以TD-SCDMA在北京市大规模铺网为依托,促进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产业化;以联想集团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业;推动移动通信产业基地——星网工业园的发展,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以中芯国际一期增资扩产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检测的产业链,加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围绕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发展康宁玻璃基板等配套项目,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做大汽车产业。加快研究北京汽车产业重组方案,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整合北京市汽车产业相关资源,建立集汽车研发、制造、销售、维修、金融等于一体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促进北京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发行企业债券、股票增发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着重发展汽车电子、发动机等核心高端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逐步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研发应用为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以600MW电站锅炉、超超临界发电机组、ABB亦庄新厂等项目建设为依托,打造电站锅炉、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等输变电产业链;推进国铁和城市轨道控制系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控制系统等项目,促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与集成;发展离子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发展新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印刷机械设备,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培育潜力产业
北京市将以促进原创技术产业化为切入点,培育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在生物医药方面,依托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在中药方面,逐步建立中药技术标准研究、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评价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在化学药方面,加强对原创和仿创药物的研发、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提升;在医疗器械方面,支持开发数字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竞争力。 以推广示范、培育市场为手段,培育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重点支持以太阳能设备、地热能设备、新型贮能设备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围绕纸、建筑材料、塑料、玻璃和橡胶等再生材料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再生材料产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围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有毒有害废物处理等城市运营环节,推进利用工业资源综合处理城市废弃物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优化基础产业
培育知名品牌为导向,发展都市工业。通过服装设计研发平台、北京服装时尚园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培育知名品牌,树立北京“时尚之都”的城市形象;积极发展特种商务印刷、柔印塑料软包装等新型印刷包装产品,使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中高档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发展功能性饮料、功能性保健食品等新型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延长产业链,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以燕山石化为依托,从上游向下游、从低端到高端,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