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伊始,各地重返校园的大学生发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普遍上涨:如在武汉,据记者了解,当地各高校“饭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价,上浮在0.1元—0.5元之间”;再如广州,记者走访当地大学城发现,各高校饭堂菜价分别上涨了0.2—1元不等,为此,不少学生抱怨:“吃不起啦”;而在北京,据报道,由于不满食堂饭菜量少且价格偏高,最近部分北大学生开始选择去清华大学办卡吃饭。(《长江商报》《新快报》《新京报》9月3日)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尤其食品类价格,节节攀升、一路走高,7月份甚至同比上涨分别达到5.6%和15.4%。这种物价变动大背景下,大学食堂迫于成本压力,适当提高饭菜价格,应该说,并不让人太感意外,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正如湖北省教育厅有关官员解释的,“高校食堂饭菜价格调整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现在物价都在上涨,他们也要生存”。
但问题是,大学食堂要生存,学生更要生存,更重要的是,大学食堂并非街边的餐馆、饭店,而是专为学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部门,保证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实乃其天职。因此,食堂简单地将自身的生存或者说经营成本压力,转嫁给大学生,抬高他们的生活成本,显然并不妥当——既不公道,也有违其内在职守。
那么,如何化解这一食堂与大学生之间在饭菜价格上的矛盾困境呢?我想,除了食堂自身挖掘经营潜力、改进服务能力之外,关键恐怕还在于,外力的干预和扶持,比如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和援助。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鉴于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形势,教育部就曾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和各地教育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保证饭菜质量,稳定饭菜价格。”而从时下各地大学反馈的情况来看,要根本遏制食堂价格的上涨,仅有高校等教育部门一家的呼吁努力,似乎仍力有不逮,还须更多政府部门的合力参与和配合,如政府财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
这方面,上海市的做法和经验,或许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参考借鉴。据报道,为确保新学期开学后,上海市大学生不会为吃“多掏腰包”,该市多个政府部门采取了“组合拳”式的综合治理措施,以降低高校食堂的成本压力:如对猪肉价格进行补贴——“有关部门特别拨款2000万元用于采买猪肉,并让利至少5000元/吨给各个高校集中供货”;再如在上海市经委的支持下,该市高校后勤配货中心运用集中采购和合同储备的形式,组织猪肉等主副食品供应给高校;此外,还有落实学生食堂免租赁费和补贴水电燃料费政策,部分高校按营业额的5%给予食堂经营单位伙食成本专项补贴等等措施。(《劳动报》8.30)
“上学贵”特别是“上大学贵”,近年来一直是一个广受公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而这其中,焦点往往都集中在“学费”等收费项目上。其实,时下上学所以昂贵,日益成为沉重民生压力,“学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远非事情的全部,比如包括食堂饭菜在内的生活费,就同样是一笔不轻的读书成本。据此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平均生活费约在每月500元。比较现行每年4000-6000/年的大学学费,此一费用显然毫不逊色,只高不低,是不大经得起“食堂齐涨价”的压力的。(中青报06.10.25)
记得针对大学学费,教育部不久前曾表示,“今后五年,高等学校的学费、住宿费都不能调整,一律稳定在2006年秋季水平”。现在,面对各地高校食堂价格形势,为了稳定上大学的成本,国家有关部门是否也可以做出类似的承诺:“大学餐饮价格,也能五年不涨或者少涨,尽量稳定在2006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