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手让“零利肉”成了单相思
    2007-08-27    叶志军    来源:华商报

  不是每个善良的愿望都会有美好的结果。重庆市内151家超市约定,8月10日开始零利肉(不获利)行动,并称:肉价不回归正常,绝不收兵。但近两天来,已有部分超市撑不住亏损局面提前退出零利肉行动。(8月26日《新京报》)

  这个夏天,猪,这个平时没有被人们放在眼里的“俗物”,一下子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驯服猪市,成了上到政府官员,下至江湖草根共同的一个心结。可惜,来自八部委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组合拳,在这头高傲的猪面前,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在“零利肉”带头大哥的计划中,原本设计的是这种零利润行动要持续2个月,并以此带动其他屠宰企业加入到“零利润”的大军中,从而让重庆的民众得到价格上的实惠。只可惜,多情总被无情伤。上阵伊始,零利肉大哥就遇到了“暗箭”,“许多肉贩的价格,比零利肉还低不少”,原指望云集景从的集体跟进,变成了一场为抢占或者保卫市场份额的价格“肉搏”。
  这几乎是一场看到开始就可以猜到结果的戏剧。熟悉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在猪肉这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头上没有“垄断”的光环罩着,行政调控的效果几近于零。
  在重庆零利肉高调出场的时候,我曾悲观地认为:别把“零利肉”拍成公益广告。不幸言中。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这场猪肉无名高热中,至今为止,仍没有找到“非典型”的来源。在此前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有的表述为信息不畅、蓝耳病疫情影响;有的则归结于国内饲料价格上涨。正因为对于“病因”看法不同,开出的方剂也就五花八门,八部委简直就是医道未精的张无忌,尽可能在常遇春身上大试疗伤的“金创药”。相比之下,重庆方的零利肉联盟不过是一剂“强心剂”而已,虽可收一时之功效,但断无治本之力。
  猪市何处去?我们不知道。但破解此题的前提必然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针对目前“有病乱投医”的征兆,农业部的一位专家提醒道:“生猪生产不是工业品生产,加班加点就能完成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果违背规律,尽管是一番好意,到头来,也只会让他看了笑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