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13日)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同比增长5.6%,创下十年新高。这一数字迅速引起各方关注,关于加息、通胀的传言也纷纷出现。5.6%,究竟可怕不可怕?是否意味着可怕的通货膨胀?
不能简单等同于通胀
5月,3.4%;6月,4.4%;7月,5.6%……不断增长的数字,引发了市场对于高通胀的担忧,但经济学家们似乎并不赞同这种看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奥运等多种因素刺激下,今年中国经济的确存在升温现象,而且存在继续攀高的可能;但不能把CPI上涨当成经济过热的一个指标,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高通胀。他认为,通胀是个综合性的指数,只有物价出现持续、快速的上涨,比如持续1年,且每个月的涨幅均超过上月,才能确定出现通胀。CPI在几个月内增长较快,并不意味着已经出现通胀。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分析,CPI增长5.6%,还远远没到可怕的程度,其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比这更高的增幅。目前CPI大幅增长属于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的供求矛盾引起食品价格攀升。从7月份的统计数据看,食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非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了15.4%,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仅0.9%。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石良平教授认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前几年农副产品价格被低估,造成农民对市场需求量误解,因而减少了养殖、种植,这种变化在当前显现后期效应,使当前市场供求出现不平衡,引起价格上涨。
预计四季度涨幅回落
CPI涨幅是否可怕,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其持续时间。 这需要从导致CPI上涨的食品价格说起。石良平表示,关于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经济学中有一种“蛛网理论”,揭示了一段时期商品价格波动对下期产量的影响。前一段时间农民不愿多种,会引起后一段时间市场求大于供,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又会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引起第三个阶段供大于求、价格回落。如此循环往复,使农产品价格呈现蛛网式的波动。按周期分析,估计在半年之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会得到抑制,因此这次食品价格主导的CPI增长并不值得恐慌。 连平对这波CPI高增长的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他表示,这是一次“事件性”的物价上涨,周期不会太长。一般来说,食品价格的上涨周期在3至4个月,因此估计在第四季度,CPI就会明显回落。 事实上,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下,部分经济数据已经发生变化。连平告诉记者,从此次公布的数据看,PPI(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增幅已经出现回落。PPI与CPI存在一定关联,而且PPI往往是一个先行指标。而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货币运行报告显示,7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回落明显,中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呈进一步减缓态势。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仅为上半年月均增量的四成。央行上海总部认为,这表明今年以来连续出台的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对中资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已产生一定影响,宏观调控已经出现成效。
本月加息可能性不大
专家表示,尽管目前CPI增幅尚属可控范围内,还谈不上可怕,但对CPI持续走高,我们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蔡旭初认为,目前食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对中高收入的家庭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受影响较大的可能是一些低收入家庭,他们对食品类消费的价格变动尤为敏感。石良平也认为,恩格尔系数高的人群对食品类产品价格比较敏感,要降低价格波动对这部分人群的影响,需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措施。 除了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自然增长,也不排除市场中出现部分哄抬价格的现象,这需要引起警惕。石良平指出了当前市场一个乱象,一些食品行业借势涨价。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中,一类产品的价格涨跌应该是由企业自己决定的,行业统一涨价就难免有借农副产品涨价之势形成工业垄断之嫌。这种价格上涨并非源于农业收购价格上涨,而是流通领域屯货哄抬价格。石良平指出,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措施,对行业协会和企业串通涨价加剧食品价格上涨进行控制,使农民真正从农产品涨价中得到实惠,补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压力。
而对各大金融市场来说,CPI持续上涨,很可能意味着下一次加息的临近。连平认为,目前央行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维持正利率,因此如果CPI继续上升,那么央行可能继续加息。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和美元之间利差缩小,很可能导致资金加速流入境内市场。在这两方面压力下,央行会选择一种比较温和的、小幅的加息策略。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还有一次加息,如果经济数据持续偏热的话,可能还会出现两次加息,但本月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杨群
陈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