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直到一个多月前太湖蓝藻暴发时,上海市民小吴都不关心她每天喝的自来水来自哪里。那时,太湖蓝藻暴发的新闻每天都在撞击着她的耳膜,出租车的广播、公交车的移动电视,即使坐在办公室,都有同事提起。她起初觉得很远,后来才意识到不是那么回事——媒体告诉她,她生活的这个城市70%的原水供应来自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而黄浦江上游70%的水来自太湖。她开始担心起来。 很快,水务局有关人士就出来解释说,上海的取水口位于东太湖,而蓝藻暴发则在西太湖西北部区域,上海水质很稳定,市民不用担心。政府的解释让她稍微安心,但也多了个心眼,有时做饭也会下意识地用用纯净水。 也许,对像小吴一样的大多数上海普通市民来说,他们生活的城市位于流域下游,受到类似的惊吓似乎是难免的。不过这次他们终究是虚惊一场,真正受苦的是受污染最严重的无锡地区。在无锡遭遇断水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关于究竟是谁导致了太湖污染的讨论,正在民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讨论区成了网友论战的战场。 讨论当然是没有结论。流域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的太湖把苏浙沪皖三省一市连在一起,周围的人们热衷于向这片母亲湖索取,治理却俨然成了别人的事。过度工业化、疯狂的沿湖开发、超限养殖等现象泛滥,寻找背后的症结时,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是个很典型的样本。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被更多的人认同和实践,具体表现是大上海的辐射效应已经显现,苏浙沪三地开始用“一体化”代替“加强经济协作”概念,接轨上海成为长三角二三线城市的宣传口号。然而,进展永远没有人们期望的快,大家在讨论长三角应该一盘棋规划的同时,却仍然不忘站在本位利益的角度去做规划和建设,重复建设无序建设时有发生,比如港口、比如交通。 行政分割带来的负面效益,开始明显阻碍长三角这个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前进的步伐。缺乏一盘棋思维的明显表征是各行政主体自身定位的混乱。我们也许应该思考的是,被人誉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该如何定位其在长三角地区的位置,换句话说,长三角对上海而言意味着什么,上海该如何与兄弟省市相处?更深一步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在未来的整个中国经济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可以肯定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钥匙就是一体化,这也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就要求三地“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更好更大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 事情正在悄然变化。人们明显感到上海在“放下身段”,把更多的眼光投射到周边兄弟省市那里。7月10日,履新上海100天的市委书记习近平接待了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带队的党政代表团,当天,双方签署了《进一步深化沪杭合作交流备忘录》,承诺在7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12天后的7月22日,由习近平带领的庞大代表团前往浙江江苏“学习考察”,共商苏浙沪合作发展大计。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习近平的这些举动,既是他一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思路的延续,也是他
5月24日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对上海重新定位的体现——“我们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7月底8月初的长三角持续高温,关于一体化的讨论也在沪苏浙三地被热议,“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成为各地官员的流行语。简单的经济发展逻辑是,只顾一己之利,到头来难免不会损害到自身发展,区块间的分割肯定会阻碍经济竞合进程。各地官员频繁的互动,让人们看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希望,其实,这也正是长三角的未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