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访山东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
    2007-08-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经济发展形成了哪些体现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态势如何?为此,本报记者对山东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进行了专访。
  费云良说,这几年,山东的经济发展积极稳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先后迈上1万亿元、2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占有位次前移,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
  他说,近年来,山东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突破重点装备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了能源、化工、机械设备、食品、服装纺织电子及家电等一批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了山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能源产业。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石油储量丰富,传统能源比例较重,新能源比例较低,不到1%。几年来,围绕提高能源支撑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建设步伐,提高能源效率,能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6年,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1953.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6%,居全省第1位。
  化工产业。山东以大型化、集约化、精细化为方向,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带动,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煤化工等,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发展。2006年,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 171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4%。
  机械设备产业。近年来,山东以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船舶和关键设备,着力建设重型车、轿车、微型乘用车、越野车、改装车、特种车等整车生产中心和与之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中心,努力提高青岛、烟台、威海造修船中心和济宁内河造船等生产能力,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食品产业。山东是食品大省,食品产业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几年来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等战略,加快推广应用先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去年,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129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6%。
  服装纺织产业。围绕纺织服装发展,山东突出抓了原料、面料和服装三个环节,以优势产品和企业为依托,加快印染工艺改造、技术装备更新和新型面料开发,不断提高服装设计和制作水平,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打造知名品牌,促进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去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
  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山东充分发挥名牌企业和地域优势的聚集效应,以济南国家软件基地、青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海尔、海信、浪潮、中创、鸿富泰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促进信息产业并带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加快了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
  费云良说,目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未来5年,山东将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优势产业,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制造业强省,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加强与跨国集团合作,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层次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格局。突破重点装备产业,加快突破20类重大装备,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改造造纸、塑料、新型包装材料、化肥、轮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耐火材料等10个行业。
  二是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以膨胀规模、提高层次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业占生产总值和就业的比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三大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房地产、信息服务四大行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输三大行业,提高服务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重点实施社区服务连锁、全民体育健身、汽车服务、教育培训、家装家饰、租赁、农村信息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等培育示范工程。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集约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农业发展层次。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8个优势产业带、11类优势农产品和100个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铁路、港口发展,加强公路、航空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三纵三横”的铁路网主骨架,完善“五纵四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努力把青岛港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航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航线四通八达的运输体系。提高能源支撑能力,加快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南水北调东线、胶东输水干线工程和一批水库项目,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快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努力提高防洪标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