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齐鲁文化新高地
    2007-08-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在孔庙杏坛讲授儒学文化,吸引了众多中学生和游客前来听课。新华社记者:何柳 摄

  孔孟之乡山东在未来5年要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刚刚结束的山东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
  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提出,要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他说,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文化园区建设,构建鲁文化、齐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泰山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发展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文化产业。切实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努力使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
  山东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齐鲁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独特资源和市场优势。孔子文化、鲁文化、齐文化、海文化、泉文化、泰山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影响深远,海尔、海信、浪潮现代科技文化时尚精彩。全省拥有两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红说:“实际上,山东省已经拥有建设文化强省的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强劲、上升的文化消费需求等,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拉动。”
  目前,山东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山东省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山东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据了解,未来5年,在区域空间布局上,山东将规划建设“三区、三园、三带”,即以青岛为龙头的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枢纽的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以及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以此构筑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在产业结构上,山东将优先扶持发展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剧制作业、文化演艺业、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等10大文化产业。
  在产业导向上,重点突破内容产业,优先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民俗产业。在政策扶持上,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规范审批程序,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便利条件,积极引导鼓励国内外社会资本来山东创业兴办文化企业,努力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业群。
  2006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04亿元,占全省GDP的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近0.3个百分点。
  到2010年,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把山东打造成环渤海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支点,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业布局合理、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强省。届时,争使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在全省GDP的比重达到或超过3%,使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跻身于全国前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