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咋成垄断福利避风港
    2007-07-31    作者:陈一舟    来源:东方网

  近日出炉的山东2006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6389元,而济南一家普通企业职工月人均缴存只有11元。政府为帮助普通职工解决住房难题而制定的政策,成了少数高收入单位为职工牟取福利的工具。(7月30日《东方早报》)

  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公积金制度最初的设想是“几乎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通过这项制度受益。”然而,如今的现实却是,“济富不济贫”的弊端凸现越来越让公积金制度背离了正义的起点。最令人反感和无奈的就是,住房公积金日益沦为垄断行业变相发放垄断福利的避风港。“平均月缴公积金6389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公积金制度规定,职工和单位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审计报告披露,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月均工资基数2.13万元,缴存比例为15%,月人均缴存6389元。这意味着,该公司擅自提高了至少三个百分点的公积金缴存比例。而切入现实,垄断行业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行为并不少见。按照公积金制度“个人缴多少,单位补多少”的基本原则,我们也不难理解,垄断行业企业为何对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趋之若骛——披着隐形的外衣,争先恐后地将垄断利润变现为垄断福利惠及内部人。
  垄断行业违规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做法,何以屡屡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遏制?这是面对一起起“天价公积金事件”,我们迫切需要警惕的问题。监管的失灵,导致垄断行业企业钻着政策和制度的空子,肆意套现和侵占公共利益,为自身谋取更隐蔽、更“一流”的小团体福利。另一方面,公积金制度随着社会发展所暴露出来的诸多制度缺陷也值得反思。譬如:90年代初期职工收入差距不大,住房工资分配差异也不大。但目前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位的收入差距已大大拉开,甚至有两极分化的倾向。然而公积金的缴交,仍然在采取老标准、老方法,无形中使得贫富差距从工资分配扩展到住房补贴方面,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
  有专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动手术”、再创新,提高供给能力,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确保公积金制度的正义初衷。可是,制度的完善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唯有期望,有关部门能“把”好现有的制度关和政策关,最大限度地防止住房公积金通道沦为个别行业、少数人谋取私利的“自由与疯狂之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