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挺进世界投资大国之列
境外经贸合作区成对外投资新方式
    2007-07-26    记者 傅光云 实习生 林亚樱    来源:国际金融报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近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如今中国正悄悄地改变原来的身份和角色——由世界最大的吸收境外投资国之一快速地向世界最大的境外投资国之一演变。
  有关数据显示,近3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1.3%。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已达733亿美元,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涉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从2005年的第17位快速上升至去年的第13位。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也由开始的贸易航运、餐饮为主,快速向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生产加工、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大型企业,如中海油等开始采用大规模并购的方式开展对外投资。

持续掀起并购潮

  中国快速增加对外投资的一个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并购国外企业。
  日前,河南人庞玉良10亿元购买德国机场的新闻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其实,这只不过是中国企业在国外并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而已。早在2005年,中海油曾试图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美国石油公司尤尼科,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虽然并购受到美国国内保护主义阻挠而没成功,但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认为中国企业将掀起世界范围内的并购潮。可能这种说法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确实在加速进行。随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在中亚区、俄罗斯等国都有很大的并购投资举动。一些钢铁企业,也加紧了向铁矿石资源大国的投资。最近有消息表示,宝钢集团已同巴西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公司签定了初步意向书,研究在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建立合资钢铁厂的可行性。

境外经合区成投资新方式

  与中国企业掀起的并购潮相比,我国企业正掀起另一种投资模式的新潮流——大规模在国外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这种投资方式目前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但却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对外投资模式。
  2006年11月,中国首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巴基斯坦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暨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在巴基斯坦成立,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亲自主持了揭牌仪式。据了解,该合作区是由海尔集团与巴基斯坦RUBA集团合资建设,中巴控股比例为55∶45。合作区的产业定位以家电产品为主,包括相关配套产业和营销网络,吸引优秀家电企业入驻,形成品牌家电产业集群。
  从这个合作区开始,俄罗斯杜埃特经贸合作区、泰国罗勇中国工业园、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向来以开放知名的广东省,其设立经贸合作区的步伐可能在中国各省区之间处于领先地位。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核准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已超过1700家,协议投资60多亿美元,业务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在境外新设的36家企业中,有31家是直接投资设立企业的。据了解,深圳市正筹划去越南设立经贸合作区,组织企业成规模、有组织地走出去。 
  为了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在2006年,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多种优惠。商务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赵闯曾表示:“每一个确定下来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国家将有2亿至3亿元的财政支持,中长期人民币贷款最多可以达到20个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国家,主要是与我国关系良好、政治局势稳定的亚非地区,如尼日利亚、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等,具体行业主要是传统的能源、资源、农业、轻工、冶炼、电子等领域。有关部门打算把我国的境外经济合作区的数量建设达50个以上。

一箭多雕

  “在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000美元的今天,往外投资发展是必然的结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中国从过去吸收外国投资逐渐转变为境外投资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比较充裕。
  近几年来,中国的出口形势比较好,不像过去外汇储备比较稀缺。李雨时介绍,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从吸收外资到资本输出的这条道路。以亚洲来说,二战后的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李雨时表示,前段时间,由于受到了国外一些政策的限制,再加上缺少相关经验,导致我国企业的对外并购逐渐被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区所取代。现在,江浙一些企业在国外建立中国商场以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建设经贸合作区,反映出我国经济的深刻变化和转型。
  东南大学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黄凯教授表示,国家大力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最新的一种发展模式,就好比当年中国发展深圳特区一样,起到了一种示范效应。黄凯认为,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可以减少成本,减少单个企业“走出去”时都要反复进行的各种市场调查;也有利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捆绑外出,形成合力。他表示,国与国的合作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聚集的过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并不是注重“一国”,而是倾向于某一个区域或者是一个城市,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集中资源。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最大的益处就是管理成本的减少。把资产进行集中,来发展有优势的项目,是一种经济的双赢。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商务部设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具有多重意义,能起到一箭多雕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外贸顺差增长过快的问题。同时,此举还是实施我国自主品牌战略的有力措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