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肉价、粮价的快速上涨,现在又是乳品、方便面等加工类食品的价格上涨。在上半年全国CPI过热的情况下,我国的产品价格已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延伸到了加工业,并有再向各方面产品扩大影响的趋势。 是完全由市场和企业自发调控,还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中国在市场化经济道路上再次面临选择。
新闻由头:明起方便面集体涨价
从明天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 据了解,中低价格方便面主要指价格1元以下的方便面,0.5元到0.6元产品将提到0.7元到0.8元;1元产品则提到1.2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 而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一次方便面企业价格协调会上,企业就高价方便面率先涨价达成共识,并于六七月份开始行动。 “这次提价,是继康师傅、统一等高价方便面6月份开始提价后,行业采取的进一步自救行动”,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表示。 据孟素荷介绍,1.5元以上的高价方便面平均都涨了0.2元,而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消费者基本都能平静接受,因此,第二拨提价将扩大到所有产品,而本次提价的中低价产品占据我国方便面市场的60%以上。
产业解读:基础产品涨价引发下游联动
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猪肉价格便一路飙升,甚至国内很多地方都已经达到了历史猪肉的最高价格,触动了各部门的敏感神经。 而日前一份由三元、伊利、蒙牛、光明和三鹿等14家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签署的“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也在京正式实施。联盟企业约定,将取消乳制产品的捆绑、搭赠产品或礼品的销售行为;取消特价、降价销售等促销方式。涉及产品包括不同包装材料、不同包装规格的所有超高温灭菌乳、巴氏杀菌乳、酸牛奶、乳粉、含乳饮料产品。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渝表示,从适合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来看,由于以往中国基础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基础产品普遍处于保护价中,所以此次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我国众多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单纯是方便面行业价格的上涨。 有说法认为,其实所谓的联盟、不捆绑、减量不减价等都是在变相的涨价。近来甚至包括全球快餐业的龙头老大麦当劳、星巴克等也都在纷纷涨价。 对此,陈渝说:“今后凡是市场集中程度高的行业都有可能会涨价。因为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可利用的能源在不断涨价,而能源涨价就使得农产品的价格有了上升的空间,从而造成了各行业的涨价。” 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广东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的佐证。不过王丁棉却否认乳业联盟是变相涨价的说法。 王丁棉说:“这并不能说是变相涨价,而只是为了保证奶业的存在。” 据其介绍,近年来乳制品行业的价格战连绵不断,使得企业利润微薄。而终端产品销售市场秩序混乱,乳品企业恶性竞争,使整个乳品企业的赢利空间缩小。加之奶牛养殖成本的上升,导致效益下降,甚至有些地区造成了部分奶农出现杀牛、卖牛的现象。 王丁棉说:“取消捆绑销售和串通提价是有区别的。此次南京宣言只是为了通过加强企业自律,使得企业在道德上做好自律的行为。”
行业价格同盟难以持久
对此次方便面的涨价,王丁棉表示:“其实和乳制品行业一样,造成食品行业普遍涨价的原因究其背景还是由于原材料的涨价,而原材料的涨价是由于能源的涨价,比如石油、汽油的涨价,从而造成了连锁反应。”以进口脱脂奶粉为例,就已经从去年的3.5万元每吨涨到现在的5.5万元每吨。 然而对于这种靠行业联盟或自律来解决市场问题的做法,陈渝却表示“并不太赞同”。陈渝说:“全行业从单纯的价格手段竞争,到变成某种价格约定的机制,这当中行业协会,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可能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陈渝认为:“这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保证一些企业或行业的利益,由于目前我国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量在GDP的总量中呈下降趋势,所以消费者短期内可能还会接受。但是,有竞争就会有价格战存在。所以从市场发展的长远来看,这种价格同盟并不会长期维持下去。” “因为任何办法都不会改变市场竞争的本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所以只要有市场就会有价格战。”陈渝说。 对于陈渝的观点,王丁棉则表示有“一半的赞同”。他说:“的确,市场的东西通过市场来解决才叫市场经济,不过行业管理的介入也是一种方式,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还不够自觉。” “虽然行业联盟可能最终还会被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打破,但是在一段时间里还是可以对企业起到自律的作用。”“况且市场经济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王丁棉说。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此次价格的普遍上涨可能和中国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正在悄然回升有关。对此陈渝表示,通货膨胀只有在政府发行的货币过量时才会出现。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下降。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的上涨是人们需求旺盛的表现,并不能说就是通货膨胀,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件好事情。”
宏观影响:短期内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粮油等基础原料价格的上涨会使食品加工的成本上升,成本上涨压力会传到食品上,但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中经网首席经济师梁优彩分析认为,目前中国总的通货膨胀率还不是很高,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教研部主任周绍朋也认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周绍朋警告说,目前经济确实存在过热的现象,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10%以下。 其实,国家也在一直为抑制通货膨胀做着努力。连续五次上调准备金率,三次提高存款利率,都在控制资金流动率。 “但是力度不够。”周绍朋认为,现在明显的物价上涨说明国家的调控力度还不够。“可能是怕调控力度过大,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 尽管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物价上涨还是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其他不良因素。 “消费能力不足,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这部分资金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固定投资规模,导致产能过剩,增加出口。”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如此分析消费能力不足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目前中国需要控制固定投资规模,降低出口。”周绍朋说。 “其实国家降低利息税,是一把双刃剑。”祝宝良说,这样会出现更多的存款,也会一定程度地降低消费能力。 祝宝良还分析说,其实降低利息税更多的是调整投资结构、这些资金会存入银行还是投入股市这样的分配上。
走势预期:十月份食品价格有望回落
进入2007年以来,物价就越来越高,6月份CPI的增幅甚至高达4.4%。如此的物价增长幅度,考验着人们的神经。但是,祝宝良则认为问题没有如此严重,这次涨价只是某个环节出现了异常,他预计食品价格大约会在九十月份回落。 “近期物价上涨并不是供给出了问题。”祝宝良说,据他了解现在粮食等储备还是很充足的,而这轮物价上涨的始作俑者是猪肉价格的上涨,由于肉价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整个消费链的异常。 此轮肉价的上涨,除存在周期性和流通环节等因素外,还出现了特殊的“蓝耳病”疫情。 “由于这样的特殊疫情,猪肉供给出现了问题,致使猪肉价格异常上涨。”祝宝良分析说,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是高出粮食价格上涨幅度的。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是一个大的趋势。由于世界人口在增加,再加上有一部分粮食被转移加工成能源,这些因素都在催高粮食价格。但是,这种国际价格的传导并不足以致使物价出现这么大幅度的增长。 周绍朋也认为,现在粮油价格是上涨了,但是还不足以让方便面的价格上涨40%。据报道,从本月26日开始方便面全面涨价,单价0.5元、0.6元和1元的产品都将提价0.2元左右,最高涨价幅度达40%。
政策建议:对低收入阶层进行保护
增加对低收入者补助 “这轮物价的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经济的稳定上。”梁优彩分析说,像方便面这样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阶层的人们影响更大。“这部分人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在吃穿这样的日常消费上,物价上涨会导致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可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应该对城市的低收入阶层进行补助。”梁优彩建议说。如果价格不是因为流通环节的原因在增加,只是粮食和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其实上对农民是有利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应该是主要的补助对象。”
提高最低收入水平保障线
周绍朋则建议,提高最低收入水平保障线。“直接补助容易引发不公平现象。”周绍朋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既可以提高最低保障线以下人群的补助水平,还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 至于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人群,周绍朋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消化这部分涨价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
祝宝良则认为,解决分配问题才是根本办法,其实从整体上来看,工资整体水平的上涨速度并不慢。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印证了这个观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字,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只是高收入人群上涨的幅度大,低收入者的幅度小,才出现了收入的结构性问题。”祝宝良说,解决整个问题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增加低收入者的水平。 至于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劳动者工资上涨幅度高出经济增长幅度的现象,是因为这些国家出现的物价与劳动者收入联动,而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这种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