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从自醒到自觉
    2007-07-25    本报记者:李亚彪 裘立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中国能源最为紧缺的省份,节能降耗必定成为浙江发展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在内在需求与外在压力的双重重压下,浙江节能正在从自醒向自觉转变。

能源荒让浙江猛然觉醒

  2003年,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浙江省长吕祖善曾痛惜地说,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却达到0.6个百分点。
  从2003年开始,“电荒”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骨刺,到2006年,电荒终于开始缓解。但此时中央又出台严格措施,要求节能降耗,定下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节能降耗达到20%,这比浙江省自己规划的15%的目标高出了五个百分点。
  对于浙江面临的双重压力,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曾在多种场合表示,节能降耗是浙江无法绕过的坎,节能降耗是现实所逼。
  从近期看,浙江省能源产出不可能有改观,但能源消费量增长的势头却十分强劲。根据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以9%至11%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按照目前的能耗水平,到2010年浙江能源需求将达到1.85亿至2亿吨标准煤。
  浙江省经贸委主任丁耀民认为,虽然目前浙江省单位GDP能耗指标列全国第四,但是单位GDP电耗指标却列全国第17位,与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因此开展节电潜力巨大。

警醒之后是机遇

  作为市场化最为充分的省份,浙江节能降耗在应对政府考核的同时,精明的企业家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一项“绿色”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加速改变浙江水泥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旧形象。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有29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成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与此同时,每年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万吨。
  在水泥业争相上马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同时,相关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大商机。浙江省现有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的三大主机设备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全部为国产产品,绝大部分由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杭州发电设备厂、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存飞告诉记者,目前浙江省有8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中70%要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平均每条线投资6000万元计,仅浙江省设备制造企业就面临一个逾30亿元的市场需求,而全国的市场更大。据有关方面统计,除已投产的和已在建的项目以外,预计我国截至2010年底还需新建和改造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有近200套,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

  政府推动是节能降耗的重要保障。浙江的民营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来实现节能降耗,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腾笼换鸟”的阵痛,而浙江省的对策是实行“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
  自2005年开始,浙江先后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等10多个文件,制订各种配套节电政策,对217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专项能源监测和审计,提出整改建议1232条,迫使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基础管理。同时强调依法关闭整改无望的企业,并规定凡需国家批准的项目、省内年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和验收。
  同时,浙江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将由政府扶持,推动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据了解,浙江省每年将扶持100项左右节能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以促进全省节能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与此同时,余热和余压利用、垃圾焚烧发电、高压变频调速和绿色照明等一批节能技术或产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稿件
· 浙江省公车采购排量突破“国标”引发争议 2007-07-23
· 浙江省茶叶出口大面临“外忧内患” 2007-07-23
· 浙江部分“调剂商行”成问题商行 2007-07-23
· 浙江:对种粮农民补贴实行“一折通” 2007-07-20
· 迎接党的十七大系列特别策划•浙江篇 天津篇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