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经济的“潜力股”
    2007-07-25    本报记者:李亚彪 裘立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浙江经济的未来在哪里?浙江经济的“潜力股”是什么?“浙江今天面临着不少压力与困扰,巨大的民间资本、失衡的区域发展、较大的资源束缚。可浙江的潜力也正藏在其中,要学会在压力下挖掘潜力,在困惑中走出明天。”浙江省的学者官员如是说。

刚刚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华社发

在“吴英案”中发现机遇

  今年初春,浙江东阳市一起大案震动全国。26岁的本色集团董事长吴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逮捕。不久,又一起同类型大案在当地发生。而两起案件不能忽视的共同背景是,案发地百姓都十分富有,民间资本充裕。
  “民间资本甲天下”成为困扰浙江省的一道大课题。从带有传统“熟人圈经济”色彩的民间借贷,到变相从事资金拆借、打“擦边球”的民间中介机构,这些非正规金融组织轻者容易分流银行部分存款,加剧区域资金供求矛盾;重者出现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从而引发新的“吴英案”。
  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盛世豪认为,“吴英案反映的问题就是,这些巨大的民间资本无处可去”。盛世豪认为,机遇也藏在这些民间资本中。中国美术学院一位副院长曾告诉他,许多很有设计潜力的学生毕业没有资金创业。一方面有钱用不出去,一方面许多新兴产业缺乏资金,因此当前急需一个中介组织把这些民间资本用起来,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而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就是一条未来发展之路。
  在今年的浙商大会上,生长于宁波的赛伯乐(中国)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引人注目,而他准确的身份正是风险投资人。随着政策的开放与观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浙商开始进入风险投资这一新领域。去年底,由温州民间资本组成了首华创投,首华创投一次性到位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创投基金,其中几乎都来自于民间资本。

在“高速行驶”中不能失衡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过快,容易产生区域失衡情况。浙江就面临着这一局面。
  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有着多个增长极:原有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环杭州湾经济带、温台沿海经济带等。而浙西南除义乌等地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是不折不扣的“落后地区”。
  经济学家陈自芳认为,浙江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正在这里。在相对欠发达的浙西南金衢丽经济带,金华市区与义乌、永康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强县组合,其中义乌的商贸流通业已经发展成国际性采购中心,显示出强劲的带动力。衢州与丽水两市有着劳动力资源与全省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尽管经济落后,却是潜在的新增长区域。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党代会上提出,欠发达地区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省发展的潜力所在。浙江省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已经把浙西南山地列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域,在保护生态、建设水利工程、搞好流域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山区水电资源,鼓励下山脱贫与外迁内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资源约束下壮大“无区域经济”

  苍南县一家塑料加工厂的总经理老李曾多次陷入苦恼:“我的产品销路很好,想再开一个分厂,可这里的地皮贵上了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家企业的难题也是整个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扰。资源要素的先天不足,让今天的浙江越来越感到了压力。
  专家认为,过去20多年来,资源小省浙江在全国多数地区还被旧体制困扰时,用自身体制优势掩盖了资源先天不足的缺陷。而目前全国各地的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逐步与浙江并驾齐驱,提高了要素稀缺程度,面对浙江高增长与高消耗的经济,原来隐藏的资源要素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宗和等人认为,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历来把“走出去”作为经济发展实现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浙江的明天还是要继续完善并壮大这种“无区域经济”模式。
  “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经济学家陈自芳说。据调查,浙江省在外工业企业年产值合计超过1500亿元,如果这些企业全部在浙江,以每亩产出100万元计,至少要占用15万亩土地;以每100万元产值耗电四万千瓦时计,至少要耗电60亿千瓦时。
  摆脱资源束缚的“无区域经济”正是浙江的未来潜力之源。在政府协调下,内蒙古自治区提出,近几年将新增加3000万亩耕地,合理组织浙江农民与农业企业前来经营,而浙江供应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边贸产品可以到内蒙古建立加工园区,内蒙古还可以把新的煤矿移交给浙江的企业开发。
  打造无区域经济,不但受到政府重视,民间也自发行动起来。几年前,温州市农民陈定友等21人就北上黑龙江承包土地,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现在年返销温州优质大米2万多吨。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形式,浙江粮食企业不断到粮食主产区设立订单基地、租地经营、收购仓库及设立产加销基地,已建立粮源基地150多万亩。2006年全省粮食批发市场的成交量达100亿公斤,其中80%以上是省外粮源。
  在壮大“无区域经济”过程中,浙江的许多企业也悄悄开始转型,走向贴牌生产、外包加工、委托生产的“虚拟经营”之路。目前,温州休闲服装行业中的森马、拜丽德、美特斯·邦威等知名品牌企业都采用这种“借鸡生蛋”的办法,实行无工厂的贴牌生产,建立自己的虚拟生产体系,目前全行业在外地贴牌生产业务量超过100亿元。

  相关稿件
· 浙江省公车采购排量突破“国标”引发争议 2007-07-23
· 浙江省茶叶出口大面临“外忧内患” 2007-07-23
· 浙江部分“调剂商行”成问题商行 2007-07-23
· 浙江:对种粮农民补贴实行“一折通” 2007-07-20
· 迎接党的十七大系列特别策划•浙江篇 天津篇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