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7-10 作者:王平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
最近几年,广东省政府批准的省属大中院校扩招以来,整个贷款达到180亿元左右。广东省政府表示,这180亿贷款,除了三四十亿元的生活设施除外,剩下的130多亿的整个教学设施投资将由政府出钱,今年内一次把它还清。广东省表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广东省对科技投入、对教育投入是毫不吝啬的。 政府帮助高校还贷广东并非惟一这样做的省份。江苏省高校有100多亿元债务,江苏省计划通过“三三制”来化解———政府拿出三四十亿,另外通过资金运作再筹集三四十亿,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担;在浙江省,财政拿出40亿为高校贷款贴息……在此之前,教育部官员曾经呼吁由政府帮助高校还贷,以化解高校贷款风险。这使得政府出手相助有了些“众望所归”的味道。 高校贷款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始于200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名为《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其中提到: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至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指出:“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 政府帮助高校还贷,对于高校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也的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或者账户抵押贷款,真正能用于还贷的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还贷渠道非常单一。在还贷压力下,一些高校很可能采取乱收费的办法,加重学生负担,或者通过各种途径搞“创收”。形形色色的“创收”活动不仅使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受到影响,还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政府还贷等于将这些问题一下子化解掉。 但同时,政府慷慨帮助高校还贷也埋下了很多隐患。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还贷的意识,绝大部分高校主要根据贷款利息承受能力来决定贷款规模,几乎不考虑学校自身偿还本金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可以往政府身上推卸责任,反正政府不会坐视高校破产。在政府主动帮助高校承担全部债务之后,高校的这种只贷不还心理无疑将变得更为强烈,其贷款欲望可能更大,给政府留下更大的包袱。 而且,高校贷款相对非常容易,这使得高校不懂得珍惜贷款的价值,导致许多高校的贷款使用效率低下,铺张浪费严重,在由政府包干还贷的支持下,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动力源自何方?这些都是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