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负债,岂能让全民埋单?
    2007-07-07    徐光木    来源:南京晨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通过对30多所高校的调研,全国政协近日在政协常委会上公布了一份高校负债问题的报告。报告称,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左右。“雪球有越滚越大之虞”。报告建议,应尽快着手对高校贷款实行贴息政策,由中央、地方和高校各自承担2%左右的利率负担,同时国家发行1000个亿的教育国债,这样中西部义务教育的欠债和高校的合理贷款就基本可以得到解决。(7月6日《新京报》)高校负债,发行国债,如此“创意”值得商榷。

  国债是什么?国债是随着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出现财政赤字即收不抵支的现象,由于税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税收增加在短期内只能由税基增加来实现,新征税种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国债就成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法。我们再来看看高校为什么欠债,欠的是什么债,众所周知,许多高校之所以负债累累,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前些年的持续大规模扩招,使在校生规模接连翻番;二是学校不切实际大兴土木,把大学办成大楼;三是学校的行政成本不断增加,人浮于事、人满为患。
  具体例证是,2006年山西省教育厅长李东福说,在高校的账目中发现有人报销“洗脚费”。今年4月媒体披露,“北京大学每年的外事接待费用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而针对“北大在建五星级酒店”的传闻,学校方面有关负责人居然毫不忌讳地声称,“酒店也是教育科研的配套设施”。这也就难怪中国人民大学可以花数百万元为教工食堂建豪华观光电梯,山东的大学可以花8000万元建一个大门了。(见国际在线)不难发现的是,高校的欠债与发行国债的初衷并没有多大联系,即发行国债并不是解决高校欠债问题的供选项。政府可以为中西部地方的义务教育问题发行国债,因为各国义务教育的经费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承担,也是被我国义务教育法所确立了的,而高校欠债呢?我国高校虽然多为公办,但公办并不等于政府一手操办,高校作为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办学所造成的负债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为高校还债而发行国债,其实质是用人民的钱还高校所欠的债,虽然说人民的钱不是白给,本息是必须得还的,可问题是,政府凭什么要以自己的信用作担保为高校欠债问题专门发行国债呢?万一高校如期无力兑换人民手中持有的国债,是不是要寻求再次向银行贷款或者干脆由政府为高校的二次欠债直接埋单?其实,发行再多的国债,充其量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式的权宜之计,可以暂时缓解高校还债的压力,却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