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0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的定价38元和50元,以400万考生计,两书的总标价达3.5亿元。“当图书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时,最保守地估计利润也有五成。”一位出版界人士称。 除了教材产生的利润外,职称考试还带火了哪些经济?
国家统考教材 为何由地方网站销售?
“全国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已被众多参与者诟病——这并不仅仅因为它莫名其妙的时间变更,还有其背后的一笔糊涂账。3月20日,人事部下发通知:考试时间由原来的4月8日调整至6月30日。在交纳60元报名考务费后,无数人开始匆忙“赶车”。 时间太紧了,但由人事部考试中心等单位编写的考试大纲和教材迟迟不肯露面。考生们熬到了4月20日,考试中心网站发布通知:受其委托的“国家资格考试在线培训网”将开通网上售书。 4月28日,考生杨乐上网订购了大纲、教材两书。网站销售人员称,如果你在汇款时多汇几毛钱,将获得“优先邮寄”的权利。 “第二天,我汇去了65.5元的教材费——《考试大纲》和《职称英语考试教材》共计65元,销售人员向我保证7天内到货。”杨乐说,“但直到5月8日,我还没有收到。我耐心等了又一个7天,教材还是没影。” 此时,“国家资格考试在线培训网”销售热线变得异常难打。5月21日,在重拨47次后,杨乐终于接通了发行部的电话。销售人员问了汇款日期后,只答复一句“货在路上”,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4天后,杨乐终于收到了教材。此时,距他汇款已有17天。考试将在1个月后进行,杨乐不知道,自己仓促备考是否还能通过。 为获得“优先邮寄权”而多付0.5元钱的考生,当然不只是杨乐一人。据统计,仅仅在北京,2006年的职称外语考试报名人数就接近7.5万人。 当然,这只是职称考试经济中的冰山一角。
65元教材费值吗?
杨乐拿到2007年的《考试大纲》和《职称英语考试教材》后发现:前者几乎和2006年一样,而后者至少有85%的内容没有变化。“难道翻印一下,也要这么高的成本?”他说。 因为参考人数众多,职称外语考试用书已形成巨大市场。这从几年前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年考生突破700万,2002年也维持在400多万。尽管此后这个数据变得很“神秘”,但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每年200万人还是有的。按照200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的定价38元和50元,以
400万考生计,两本考试用书的码洋(出版界名词,即总标价)达到3.5亿元。 “当图书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时,最保守地估计利润也有五成。”一位出版界人士称。 按照出版市场惯例,图书定价一般由4部分组成:出版社的印刷费用、作者的版税、批发商和销售商的利润。其中,印刷费及纸张成本约占1/4,作者稿酬占不到一成,出版社利润约一成,余下的利润留在了批发和销售环节。 作为职称外语考试教材的主要出版商,辽宁大学出版社负责其中5个大类教材。“我们只负责出版,教材内容由人事部考试中心和外国专家局编写。”辽宁大学出版社一位副社长对笔者说。该社另一位负责人也称,职称外语教材是由人事部考试中心和各省有关部门负责发行和销售。但对于国家统一考试的教材,为何选择一个地方出版社负责,所有人都未给出明确答复。 如果杨乐想
“更有把握”地通过考试,他可以选择“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开办的职称外语考试辅导班:考前培训班660元,总复习串讲班150元。参加培训班还将意外收获“大礼”:培训学时可登记在个人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作为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系广州市人事局直属事业单位。
职称外语考试 产业链上生出恶之花
在职称外语考试的产业链上,甚至生出恶之花。一家培训机构曾把考题答案编入《职称外语考试词典》,再卖给考生。当然,这是一种作弊行为。由于考生抱怨教材价格高,一些商人乘机盗版职称外语考试教材和参考资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地“报名考务费”的分配比例不为外界所知,但吉林省人事厅2006年发布的一份文件,透露出各方大致所占份额: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每人需交报名费13元、考务费35元,共计48元。其中“市(州)上交国家及省22元,留用报名费和考务费共2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