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又涨了,肉补为何还不见踪影?
    2007-06-28        来源:现代快报

  昨天本报有报道说,南京肉价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上涨,猪后腿肉在超市里都要卖到13.8元/斤了,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此番肉价上涨会持续多久虽然还是个问号,但谁也不敢断言肉价短期内会回落。肉价上涨,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低收入人群,记得不久前财政部等部门曾表示要及时给低收入人群发放肉价补贴,以消除肉价上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但奇怪的是,肉价现在又涨了,菜篮子越来越重的低收入人群引颈以待的肉贴却始终不见踪影。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政府“怠慢肉补”令人失望 肉补并非可有可无的“恩赐”
第一视点

  虽然自今夏以来,肉价成为继房价、股价之后最令舆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由于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作祟,对“再创新高”的肉价,大家已经有些麻木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职能部门需要慎重对待这件事,因为,小小的蝴蝶的翅膀,也有可能掀起“加勒比旋风”。我想问的是,我们有没有把猪肉涨价看作一场“公共危机”,并认真对待之?
  在我看来,肉价暴涨正是一场公共危机,只是由于不是突发事件,其对社会的冲击是渐进式的,所以不容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敏感。早在6月18日,新华社就报道说,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要求,财政部正在抓紧落实对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的肉补资金。但直到今天,还只有广州等寥寥几地发放了肉补。包括江苏等地的全国许多地方,虽然已经有了预案,却还在进一步观望,没有将肉补及时地发放到困难群体手中。尽管制定发放标准、调拨资金、直至发放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肉价高位运行了两个多月之后,依然没有动作,这是令人失望的。
  猪肉一涨价,困难群体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生活会因此而压力骤增。5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4%,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8.3%。按目前的情势,6月份的指数,恐怕还会攀升。时代发展到今天,一部分人如果连肉都吃不上,和谐社会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我不明白,在政府大楼争相豪华成为一种严重社会问题的当下,为什么对这样事关民生的问题反应会这么迟钝呢?是不是可能会引起直接、强烈的动荡的突发事件才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如果真是这样,则不仅势利,而且愚蠢。
  肉价暴涨已经是“公共事件”,中央非常重视,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补贴困难群众。那么,各地就应该闻风而动,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政策。遗憾的是,目前不仅直补的人群非常有限(只局限于城镇低保户等困难人群以及在校大学生),而且也没有及时发放到位,有学者呼吁通过肉补探索建立长效的公共补贴机制,但现在很多地方肉补都不愿发放,更不要说探索公共补贴机制了,这真的是一个让人苦笑不得的黑色幽默。现在南京的肉价又涨了,能否及时发放肉补,事实上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道必答题。

第三只眼

  财政部允诺的肉补发放时间是6月底之前,但现在已经是27号了,肉补却依然不见踪影,不知道有关部门是不是在想:等到肉价下调之后,肉补一事也就可以不了了之了。请允许我大胆地揣测一下:在相关部门眼里,肉补只是压力之下的应急举措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发放肉补的工作才会在相关部门的观望中一拖再拖。
  但肉补真的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恩赐” 吗?当然不是。保持物价稳定是政府部门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现在肉价非理性上涨,行政调控有所失责也是原因之一。既然如此,相关部门就应该为肉价飞涨承担责任———加强市场调控和引导是担责之举,及时为特定人群发放肉补当然也是。退一万步说,即使肉价真的降下来了,发放肉补也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因为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在此前的肉价飞涨中已经受损,对此进行补偿也是必须的,更何况,肉价现在还在涨。
  既然及时发放肉补是责任和义务,那也就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强制性要求。遗憾的是,从财政部“努力在月底之前发放肉补”的含糊措辞,到地方政府对肉补发放能拖则拖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都没把及时发放肉补当作应尽的责任,而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姿态。这种心态很要命,任何政策要想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都不能留有一点点商量的语气和可供钻空子的漏洞。地方政府不愿发放肉补,也许正和财政部“努力发放”的温和措辞有关。
  “不见肉贴”损害政府部门威信

第二落点

  在此很想提醒各地方政府,民生问题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实。我们的绝大多数家庭,的确还不至于吃不起涨价一倍多的猪肉。但这个社会中的低收入人群,不少人已经处于改革开放近30年来最脆弱的时刻,稍微一点涨价的风吹草动,都是他们不堪承受之重。
  此番肉价上涨,直接导致一些地区居民小巷里的肉摊遭遇关张的命运。它折射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肉价天天涨,附近买得起肉的居民越来越少了;其二,一个或者又一个肉摊的关张,使一些靠一天卖几十斤肉为生的底层民众的谋生又更艰难了。农村居民的情况更不乐观,现在绝大多数农民都还远没有到能够达到天天吃肉的生活水准,肉价翻番,他们的日子又寡淡了很多吧?
  政府有关部门,可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及时给低收入人群发放补贴,同时也能及时挽救一些底层民众的就业问题。否则,一拖再拖,不仅政府的威信受到影响,而且人们逝去的好日子是不可能追回的,即使政府发放的补贴最终往前追溯进行补发。底层民众,有多少人现在是敢透支、能透支的呢?只有手中有了钱,才能一点一点地抠出花销来。这样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相信很多来自农村和社会底层的城里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都能感同身受吧!
  此事也告诉我们:建立公共补贴与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迅速联动的、完善长效的公共补贴机制已是摆在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油价、电价、水价、煤气天然气价格上涨乃至北方冬季的供暖费上涨,都会迅速而直接给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带来生存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公共补贴机制,及时、有效地体恤民生。
  否则,临时应急,不仅不能给民众以稳定的预期,而且耗时费力,每次都要在决策上重复耗费大量行政成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