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油田可探出来,更可以“省”出来
    2007-05-09    作者:鲁宁    来源:东方早报
  “五一”黄金周里中国经济传出重大利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随后,中石油在美国交易的存托凭证(ADR)价格拉升5.7%。第二天,中石油股价在香港创下单日大涨14%的历史纪录。
  在国内新闻界为找到大油田齐声喝彩中,在众媒体把温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作为新闻亮点给予浓墨重彩时,我们还是要理性地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前行的列车与能源短缺不断加剧的矛盾,并不会因为发现了一块大油田而有丝毫的缓解。继而,国家为缓解能源危机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也并非都能得到所期待的回报。就说五一长假前夕,中资石油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的石油开采区,传来我们的9名同胞被杀,7名同胞被绑架的噩耗。坦率而言,9名遇害同胞都是为了缓解国家能源危机而在国外遭遇杀身之祸的。
  作为政府的当家人,国内能源供需的家底,温总理心里最清楚。正因为家底有限而需求无限,才有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才有温总理专门与会发表重要讲话,才有5月8日《人民日报》以半个整版篇幅全文刊登温总理的重要讲话。
  节能、节能、千方百计节能——直至政府节能调控不力被置于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质疑增长方式的重要话题。可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6大高能耗行业的实际能耗,非但没有下降,反倒又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现状十分严峻,温总理不但直接主抓节能减排,而且还坦率地承认国家节能战略至今存在着“六不状态”:“节能减排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扭转,今年节能减排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20多年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经济之高速增长使全球经济多方受益。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全球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越来越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表示忧虑。还说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增速11.1%,但上文所述的6大高能耗行业GDP增速居然高达20.6%。即便这样,不少地方还嫌速度太慢,由地方政府主导,今年一季度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六成投向高能耗行业。为此,素来敢讲几句真话的吴敬琏再度痛斥“中国经济以资源和环境的严重透支作为增长条件,饥不择食、透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如此掠夺式增长方式无论如何难以持久”。早报评论员再加上一句,这样的增长方式系典型的“集体非理性”……
  谁说不是,中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到10倍,面对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地球上就算遍地是能源,也经不起如此消耗。加上渤海湾大油田,眼下国内的石油地质储备总量仅50亿吨,排世界第10位,以满打满算可采40%计,也就20亿吨的实际可开采量。而仅去年一年,中国实际消耗石油已高达3.2亿吨。由此可见,即便能发现更多的大油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战略,也必须开源节流并举,并坚决以节流(能)为主要抓手。
  带有行政指令的节能五年规划施行到了第二年,本次“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十大节能措施。在上述措施之外,我们认为还要再补充最根本的一条,这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型——中国要节能,地方政府就不能再当投资扩张的“运动员”;否则,种种节能举措的成效可能被稀释掉大半。总之,摒弃高油耗高增长的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大油田不仅可探出来,更可以节省出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