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摊点开禁:北京能不能学上海
    2007-03-19    本报记者:洛涛 马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摊托起一家人的生计

  河北张北地区老李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继续在家里种地已经支付不起儿子的花费。老两口两年前在儿子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在天通苑立水桥的城铁边摆摊卖早点,生意倒算红火。近日,记者下班在城铁出口处遇到老李,他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小摊位,我们一家的生活不愁了。现在最发愁的是人家城管不让摆摊,到处赶。”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商贩表示,他们也知道在大街上摆摊是不允许的,但是为了生活,他们也没有办法。“承包商场或市场的摊位费用比较高,我们只好选择在街上摆摊,抓住了就算自己倒霉。”在天通苑附近四处打游击战的水果摊贩四川老刘对记者说。

居民:对小贩既爱又怕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区级城管大队负责人表示,在他们的调查中,不少市民表示现在没有小贩了,购买小商品不方便,特别是一些针线等物,批发市场里几乎不卖这些商品。该负责人表示,没有马路摊点,60岁以上的老人买菜的确有不方便的地方,有些小区买菜和水果得走一站地,现在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楼下就有市场,这些老人买菜肯定会方便一些。
  一些市民认为,这些马路摊点能够弥补大商场、超市的不足,为市民生活提供难以替代的便利。在北京一外企公司上班的林女士就和记者住在同一小区,她告诉记者,每天下班以后,她在附近的马路菜摊上都能买到一些新鲜蔬菜,既方便也便宜,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习惯。而小区居民卢先生则表示:“假如你的鞋坏了需要修理,路边的修鞋摊就能立即帮上忙,如果把它们取缔了,确实是个麻烦事儿。”
  但该负责人认为,但居民的心里也有矛盾,有小贩会方便生活,但无序摆摊也会污染小区环境。北京开禁与上海开禁情况不同,因为北京人与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上海人习惯早起,习惯在早上买菜,这样安排小贩的早市比较方便,等居民上班的时候,小贩正好也能够撤离,小区能够恢复干净,但是北京人喜欢晚起,习惯晚上买菜,这样小贩在小区的时间必须得延长。

城管:无照小贩既逃税又扰乱秩序

  北京市朝阳城管大队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现今一个主要的职责就是整治和处理乱摆乱卖行为,而无牌无照小贩确实给城市管理带来混乱,他们不仅逃避国家税收,还干扰正常的经营秩序。他们不希望对马路摊点的管理有所松动,因为马路摊点影响居民出行,而且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比较多,老百姓买到假东西常常投诉无门。他表示,如果出于对社区居民需求的考虑,小区内可以设立摊点,但小区外设摊点存在许多困难。随着现代居民小区化生活的发展,居民对社区生活便利化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在小区内设立销售青菜、水果等摊点是合理的,但摊点要规范,不能影响居民生活。而对于街道边和人流量较大的繁华地带设立摊点存在许多困难,既影响市容,也不方便管理。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在有一些地方允许小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摆摊的做法在北京不一定适合。

专家:管比堵更有效可以相对解禁

  马路摊点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因其存在的无序经营现象,的确影响北京的市容市貌,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如何破解难题,上海和重庆对马路摊点解封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据了解,依据上海即将出台的城市设摊规则,马路摊点的摆放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要征求周边市民的意见”,“申请临时设摊许可证的摊主必须在上海居住至少半年以上,同时要向所在街道提出设摊申请,领取临时许可证”,“在中小道路上开设一些错时市场,不影响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表示,马路摊点属于个人经济自由范畴,小贩有生存权,同时也就有经济方面的自由权与发展权,他们的行为只要不违背现行法规,就有个人经营的自由,只要他们卖的东西有人愿意购买。
  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张锋教近日表示,绝大多数游商和小贩都属于低收入阶层,出于生存的压力才来到大街上“打游击”,小商贩们起早贪黑地忙碌,为的是生计,他们希望能有个合法的固定摊位,一旦有摊位,绝大多数商贩是不会冒着被赶被罚的危险乱跑的。而城市对路边摊位进行合理规划后,既解决了城管部门与商贩的“猫鼠游戏”,又不会过多地破坏城市整洁的市容。另外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马路摊点解禁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之间的权利平衡问题。如果政府主管部门采取得力的监管,破坏市容、公共卫生、交通秩序等问题也可以避免。张教授认为,在修改相应的禁止性规范和召开听证会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马路摊点可以相对解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