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股市波动加大,但民众对基金的热情却仍然高涨,从近一时期新基金发行屡屡遭遇抢购潮可见一斑。对于一些买不到基金而抱怨的投资者,适当关注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也不失为一种新尝试。
券商集合理财 更注重回避风险
虽然不能认定集合理财的股票仓位一定比基金低。但由于集合理财的业绩考核更看重绝对收益,加上很多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的有限赔付条款,决定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与基金相比,运作起来更注意回避风险。 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末,20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整体持有股票的仓位约为23%,持有基金的比例33%。假如把所持基金的比例全部换算成股票,持股总仓位56%。而全部548只基金的总体持股比例约为65%。按投资风格分类,混合型基金的仓位达到72.57%,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更是达到了79.69%。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在目前的牛市阶段,持股比例较高为投资人博取高额收益无可厚非,但由于业绩评判机制以及管理费收取条款的不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整体上更注重回避风险。
与公募基金相比 更具灵活性
某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认为,基金的业绩评价机制过于注重同业相对排名。基金公司的收益来源于管理费,决定管理费收入的为基金规模,基金规模的决定因素又主要是基金过往业绩,而过往业绩的评定标准就是基金相对排名。 基金经理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对排名上,这种压力很容易造成一种现象,即自己管理的基金,为了超过或者至少不落后其他基金,所持股票的仓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高风险博取高收益。 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具有私募性质。与公募的基金相比,在管理收费模式、封闭期与开放期的设定等方面体现了充分的灵活性。目前,集合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种收费模式:一种是与基金相似,按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一些投资风险较低的限定性产品往往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不收取或收取较低的管理费,管理人的收费主要与产品的业绩挂钩。集合理财产品业绩优异时,管理人可以获得高额收益。一些可大比例投资股票和基金的非限定性产品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券商理财产品的考核标准更看重绝对收益,该减仓回避风险的时候不用和别人铆着劲拼排名,不减仓。
运作倾向于稳建 上季度业绩不俗
通常,为了吸引投资者参与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一新产品,证券公司往往还会用自有资金购买一定的集合理财产品份额。一旦收益率未达到预期最低目标或出现亏损,就用这些份额及其收益来弥补投资者。从券商的角度,为了不出现这种极端情况,让自身蒙受损失,通常的运作也倾向于稳健。值得注意的是,券商集合理财业绩并不逊于基金收益。 2006年四季报显示,非限定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在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了丰厚的业绩,可以与排名靠前的基金相媲美。在12只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中,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当期净值增长率超过35%。其中,东方红2号为42.89%,中金股票精选37.62%,中信理财2号37.54%,国信金理财经典组合36.57%,华泰紫金2号35.52%。而在238只偏股型基金中,只有103只当期净值增长率超过35%,占比仅为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