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城市化率达52%
    2007-03-06    宋厚永 王宏伟 张起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荣成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更广空间统筹谋划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和谐律动的发展格局,城市化率达到52%。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76元,各项存款余额、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亿元和84亿元,农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和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五倍和14倍,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两免一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从无到有,参合率达到98%,农村养老保障参保率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63%。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城乡互动的路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体提升”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规划,统筹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重大专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全覆盖,加快农村居住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全面完成了六个内陆镇总体规划、五个沿海镇详细规划和100个示范与试点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全市镇区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70%。依托荣乌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环海生态路以及核电、火电、风电三电项目上马,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接轨,放大城市辐射效应,每年向城市转移两万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走工农互动的路子。大力推行“龙头+基地+农户+协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植起以好当家集团、梅林食品等一批资源利用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市内强企和域外资本到农村办工厂、建基地,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围绕水产、畜牧、花生、果品等优势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配方施肥和良种繁育技术,加快发展以远洋捕捞、名优养殖、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现代渔业;积极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新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联合起来闯市场、增收入。
  加快推进管理社区化,走村企互动的路子。按照“内陆村庄向镇区集中,沿海村庄向强村强企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大力加强小城镇、沿海新村和社区建设,重点实施了三个转移:对规模较小的山区、库区村庄,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引导这部分村庄向镇区转移;对强村强企周边的弱小村庄,实行强村强企兼并的方法,向强村强企转移;对城乡结合部、镇驻地的村庄,按照城市住宅标准建设农民新村,向社区转移。通过实施三个转移,初步形成以镇区为龙头、中心村庄为基础、社区为纽带的城镇发展模式。
  在发展过程中,荣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本民生,把发展的着力点向农村倾斜,全面统筹利益分配,让社会各阶层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出台了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设立基数一亿元的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对100个村集中开展了示范村和试点村建设,200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建镇村日用品连锁超市30多处、社区服务中心八家、农资经营网点40多处;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投资近4000万元改扩建了23处农村敬老院、30处卫生室,投资3000多万元对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实施了硬化、美化和亮化;启动了惠及700多个村企2.5万弱势群体的“春风行动”,落实了被征地居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适龄人口养老保险。通过落实一系列帮农扶弱措施,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36元,分别增长12.6%和15.6%,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