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呼唤合法空间
    2007-03-05    记者 张子瑞 实习生 王欣雅    来源:市场报

马路地摊的典型表情:一边做生意,一边防城管。
  日前,上海出台《城市设摊导则》,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以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此前,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也纷纷对马路摊点有条件解禁。 长期以来,马路摊点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摊贩们不断与城管人员上演着“猫逮耗子”的游戏。马路摊点给市民带来购物便捷等益处的同时,也带来脏乱差等弊端。对于马路摊点,封杀,还是解禁,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小地摊屡禁不绝

  3月2日下午,北京朝阳延静东里,来自江西的邓志国正在为一个小区里的住户钉鞋掌。他告诉记者,来北京五六年了,一直靠鞋摊为生。他说:“孩子在老家上学,媳妇在做保姆,自己靠着这点手艺还能对付过日子”。不过,最令他不能安心的是,必须随时警惕城管的抽查。他告诉记者:“要是远远地见检查的人来了,抄起东西就跑,要不家当都得被没收了”。
  邓志国说:“我们给小区的住户提供了不少方便,我们不出摊,附近居民修个鞋都要跑很远。城管为啥总盯着我们不放?”他有些想不通。靠着和城管打游击,邓志国每个月能有七八百的收入,可他说心里总不踏实。怕哪天这个买卖就彻底做不成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北京,像邓志国一样,一面在街头做小买卖,一面又担心被查的马路地摊不下四五万个。
  来自安徽的高海龙虽不用像邓志国一样见了城管就跑,但也是满腹苦水。3月3日,阴雨绵绵,可高海龙仍像往常一样出摊。他说:“我每个月要交200块钱给当地的地痞,有了地痞的保护,就能躲过城管的检查了。”高海龙经营的是一个水果摊,位置在一条小巷和马路的交汇处,平均每天能卖200多块钱的水果。不过,除去各种成本,每个月的净收入也就五六百元。
  记者发现,在北京的一些小区、马路、天桥或地下通道里,这样的流动地摊随处可见。卖蔬菜、卖水果、卖烤白薯以及卖小饰品的等等一应俱全。而摊主除了少部分是北京本地的下岗职工外,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一位常年处于一线的老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对路边小地摊,清理了这么多年,结果是屡禁不止。一方面,我们查,小地摊就跑,使这些小地摊始终无法纳入正常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城管部门自身也陷入了周而复始的被动工作状态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他颇有感触地说:“小地摊可以说是越打越有,越查越多。”

居民欢迎小地摊

  记者从北京市城管热线96310了解到,《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规中都有规定,禁止露天地摊的经营形式。热线工作人员讲,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容环境的需要。
  虽然城管部门对流动小地摊严厉打击,但在一些居民看来,小地摊并不是非除不可。63 岁的高英女士家住北京望京,她对记者说:“离我家最近的菜市场也要走至少半个小时,特别不方便,去一趟就要买回几天的菜。以前楼底下就有个卖菜的小摊,现买现吃,可硬是被管理部门给清理走了。”高英女士表示,与菜市场相比,小摊的菜更新鲜,价格也更便宜。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自己拿不了,小摊主会热情地帮她把菜送上楼去。
  在一些基础配套设施不太完善的区域,小地摊的存在更是普遍受到居民的肯定。宋培先生住在邻近首都机场的国门商务区,他说:“我们那里是新开发的小区,相关配套设施不很完善,购物也不太方便。地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客观上也为政府分担了责任”。
  家住北京丰台枫竹苑的马腾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反对一律禁止马路地摊。他说,小地摊虽然档次低,也确实存在着脏、乱等一系列问题,但不能否认给百姓日常生活带来不少实际的便利。“所以,既不能全禁止,也不能全放开。便民的地摊要留着,那些污染严重的、扰民的地摊就要清除”。他认为,便民的小地摊理应存在,但相关部门要承担起对小地摊的管理职能,而不是简单的取缔。

小地摊进不起大市场

  一直以来,在北京和全国的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路边小地摊是被取缔的对象或是被强行迁 入集贸市场。然而,对于大多数摊主来说,并不情愿,也没有实力去进驻大市场。
  水果摊主高海龙告诉记者,去集贸市场租一个摊位,一个月的租金最少六七百,再加上各种管理费,一个月成本就要1000元左右。看似钱不多,但对他们这种小买卖来说,也很难承担。高海龙说,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如果搬进集贸市场,每个月可能会赔进去三四百。
  卖菜的小摊主赵陆说,在集贸市场经营,摊位多,所以蔬菜品种全、数量多的才好做生意 。这就需要加大进货量,而他没那么多本钱。
  修鞋师傅邓志国则告诉记者,他从没想过把鞋摊搬进超市或商场里。一是进场费太高,他承受不了,再就是,离开了小区就等于远离了客源地,生意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采访中,这些摊主向记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不是他们不想搬进大市场,也不是不想在好的环境下做生意,而是他们的经济能力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选择。他们只能以成本更低的这种小地摊形式来勉强维持生计。小地摊主们说,如果进入正规市场里才能做买卖,这对于他们这些没什么本钱的来京谋生者来说,门槛太高了。

对小地摊变堵为疏

  可喜的是,这个被小地摊主们抱怨的高门槛已经出现了降低的迹象。上海日前宣布,从下半年开始,将对部分路段的路边摊位实行有条件的解禁。重庆、南京等城市也都纷纷表示,不再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而是有条件的放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地摊的存在是市场的客观需求,既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是禁还是开,政府要权衡利弊,制定政策。多年来,对马路小摊点一律封杀的政策,事实上并没有杜绝小摊点的存在。”
  薛澜表示,我们在市政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潜力,需要不断拓展工作思路。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李国庆研究员则指出,马路小摊点的存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并不矛盾。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小地摊不仅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且能成为城市里独特的风景。关键是看如何引导和管理。他认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不仅仅体现在摩天大厦等硬件设施上,更应首先体现在生活的舒适性和的便捷性方面。他表示,上海对马路摊点有条件解禁是很人性化的政策,也是对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实施。
  “这样一个政策,既为生产者特别是大城市里的外来者提供了谋生的可能,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李国庆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