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春节:传统符号正在复苏
    2007-02-25    本报记者:桂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鞭炮、春联、年画、红烛以及年糕、点心等春节传统符号正在越来越多地复苏,”河南大学教授、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高有鹏十分欣慰地说,“这表明中国人正在回归传统。”
  去年的此时,他大声疾呼要“保卫春节”,对这一话题的点击率超过了上亿人次。
  2006年圣诞节前夕,北京、南京、上海的10个年轻博士又在网上发起了“抵制圣诞节,保卫春节”的活动。这一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的作文题目,就是谈对保卫春节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梁说,“丢掉春节就是丢掉自己的文化身份。”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也说,“现代文明应重视传统文化作为记忆的存在,我们要保护民族的记忆。”
  “无论经济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站起来的人将是黑糊糊的一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赵书说。
  加拿大华裔学者沃瑞奇(译音)发表文章称,“保卫春节运动,是对传统的最大尊重,保卫不是保守,保卫是保护,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根。”
  之所以提出“保卫春节”,是因为这些年高有鹏教授感受到“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民族文化安全受到了威胁”。在过去的20多年里,高教授一直从事于民俗文化调查,他忧心地发现,沉湎于网络、电子游戏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捧西方文明、热衷于过“洋节”,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却日渐冷漠和隔膜,并失去了最基本的接受渠道。
  “民俗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高有鹏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神圣的游戏,它既有狂欢的因素,又有宣泄情绪、调解心绪的功能,特别是通过节日的种种礼仪,灌输和传递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和谐中庸的传统理念。”
  “保卫春节”得到了社会整体的认同和支持,人们认识到了文化传统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文化部以政府的名义将春节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郑州等许多城市相继将“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并举办传统民俗庙会等活动,传统戏曲等多种多样的民俗,成为春节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
  “事实上我们正进入一个古典文化复兴的新时代,传统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尊重,”高有鹏说,“这是因为政府正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使传统民俗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除了对传统节日给予极大的热情外,人们开始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不仅是社会繁荣的体现,更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的表现。”高有鹏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