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刚开始,各省教育主管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禁补令”,严禁学校与老师进行有偿补课。然而,一项大型调查显示,52.2%的受访者对教育部门的“禁补令”明确表示反对,38.6%的人甚至觉得,如果自己是学生家长,无论是否收费,都会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补课。相比之下,14.4%“说什么也不补”的人显然成了少数派。(1月29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禁补令”成为一纸空文早就是个老问题了。事实上,对于有偿补课,“相关利益人”都有委屈,比如家长有经济负担加重的委屈,老师有被指摘为“捞钱创收”的委屈,学生有得不到休息的委屈。但是,不论是这些情感的委屈抱怨,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刚性的“禁补令”,最终还是刹不住年年假期总要刮起的补课狂风。
到底是什么力量削减了“禁补令”的力量?在我看来,就是应试教育与功利教育。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有老师。于是,教师们利用节假日补课,通过“硬灌”的方法,已经成为各级学校和教师们的一大应对“应试教育”的“法宝”了。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禁补令”总是变成一纸空文。
这样的补课不只是加重学生负担,更在于其承载着一定的功利性。本来,教师在节假日到单位工作,并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教师补课,可能有来自学校的压力的因素。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教师之所以接受这种补课“任务”,这背后还有强大的经济诱因。比如,在节假日,还有大量教师并不愿意选择休息,而是选择为一些学生“补课”。毕竟,节假日补课,学校与教师并不是在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这背后还有向学生收取不菲的“补课费”呢。可见,功利因素同样弱化了“禁补令”的作用。
面对应试教育强大的魔力,教师、家长与学生对补课的抵制,都显得那般的软弱无力。而补课凝聚的强大的利益诱因,同样助推着补课风的盛行。这一切,无疑都是与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相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