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本核算不能是教育部的独角戏
    2007-01-05    作者:邓海建    来源:红网

  大学学费标准到底如何?依据什么来计算?近日,媒体的记者从《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得知,《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计划今年制定。教育部将根据新出台的办法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1月4日《北京晨报》)

  无论如何,这总归是2007民生事件中的一则利好消息:起码意味着暧昧纠结多年的大学收费这个“斯芬克斯之谜”开始自上而下地求解了。十余年间,中国高校学费涨幅是居民收入增长的10倍。经济学而言,尽管某些教育界人士在2006语出惊人地表示“教育就像买衣服”,但依然遮盖不了中国高等教育缺乏“需求弹性”的坚挺现实,某种意义上,“大学”在中国就和“柴米油盐”一样,是“必需品”而不是“可替代品”。
  其实,根据早先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高校缴费的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似乎核算起来不是什么难事,但事实是这么多年“核算下来”的结果是大学收费成了全社会“难以承受之重”——没有哪家高校敢说自己的学费是没有经过核算的,但是结果和程序似乎都经不起正义的考量。现在,教育部出面来唱“核算大学成本”大戏了,这出戏的形式很合民意的胃口,一亮相便是满堂彩——但,教育部“独家献唱”的这个成本核定办法能否抵达结果公平与正义,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取决于谁能够影响这个游戏规则的确定。
  眼下有一个奇怪的语境需要我们警醒:当老百姓呼吁成本核算、当教育部门酝酿成本核算时,最高兴的倒是高校——我们当然无权对高校收费做“有罪推定”,但高校太过乐观的态度也让我们担心:高校和教育部门会不会“联袂”通过“成本核定”这个冠冕堂皇的程序,把不合理的成本合理化、把不合法的收费合法化,从而继续稳定或提高着“现存标准”?从时下的信号来看,我们可以作出两个推断:一是这个核算体系很可能由教育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商定,而高校及部分地方教育与财政部门将更有机会参与到核算的博弈中来;二是以上这些事实上等钱的、逻辑上贴钱的机构都天然有着将高校教育成本做大的偏好,偏偏是真正掏钱的大学生家长、具有独立精神的第三方专家和审计机构、及真心关注高等教育的公众没能在《办法》中找到一席之地。
  就譬如不能由家长到企业去给自家的孩子算工资一样,大学成本核算理应不能是教育部主导的独角戏。关于“成本”这个概念,不知道教育部门在核算时如何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作为典型公共品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校舍食堂等等应否纳入学生培养成本?二是类似“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冗员下的“奢侈行政”能不能打到学生头上算作“日常运营成本”?三是对经济社会做贡献、而与学生关系不大的科研费用到底该不该纳入学生埋单的“高校成本”?……当然,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就算以上“成本”概念都厘清了,大学生究竟该分摊几成才算公平?
  其实,大学生家长或民众也不必对这个“成本核定”怀过高念想。客观地说,由成本观照大学收费是乌托邦式的,希望通过利益相关方的“成本控制”来遏制大学高学费的欲望也是缘木求鱼的。大学收费要真正合理起来,就要从大学财务制度改革、资金使用效率评估、高校行政构架改革、政府财政倾向性贴补等多方面入手。知晓一个什么样的数据成本、远不如得力地降低家长掏钱的事实成本来得可爱来得温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