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25 年影 来源:《人民日报》2006-12-25 |
|
|
公交行业改革,固然要引入市场机制,但不论具体的改革方式是什么,政府都不能甩包袱,而是要坚持“百姓优先”,运用公共财政补偿公交企业的经营成本,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
最近几天,北京市办理公交一卡通的窗口热闹了许多。原来,北京市政府前不久公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采用“就低不就高”的方式,统一普通公交票制和票价,最令市民心动的是,新政策实施后,持公交一卡通乘车将可能享受4折优惠。
在北京坐公交车,“慢、挤、贵”是出了名的,百姓抱怨颇多。虽然之前有过开辟公交专用道、引进新的投资方提供更多线路选择等措施,但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经营公交的企业还在一个劲儿地叫赔本、要求涨价。
再看此次改革,之所以得到百姓的肯定,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先明确“百姓优先”。“百姓优先”意味着要方便百姓、不给百姓增添负担,但也不能无视公交公司亏损的现状,于是政府就要多承担一些。北京市这一次下了大决心,从明年起,市财政每年将投入40个亿,用于对公交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对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
北京市的做法或许能给许多城市以启示。
目前,我国公交建设仍然严重滞后,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不足10%;与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时间平均延长了10分钟;居民对公交的不满意率高达70%。公交行业改革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车速越改越低、道路越改越堵、老百姓也越来越不满意了呢?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许多地方没有认清公共交通的公用事业本质,“公交改革”往往演变成推卸责任、放任不管,以市场化的名义将公交线路一卖了之。
建设部2006年对117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66个城市的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设施装备和配置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占被调查城市的56.4%;有35.9%的公交企业得不到政府财政补贴。投入严重不足的结果是:公交票价不断上涨;同一条线路,普通车挤得上不去、贵一块钱的空调车却乏人问津;主要街道上重复的公交车线路有几十条,稍偏远些的地方方圆三公里内却找不到一个公交车站……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必须体现经济、安全、便捷、舒适的特性。公交行业改革,固然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不论具体的改革方式是什么,政府都不能甩包袱,而是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坚持低票价政策,运用公共财政补偿公交企业的经营成本,为群众提供品种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出行服务。欧美国家的大城市,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占运营成本普遍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
北京市的做法,无疑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只有真正做到“百姓优先”,“公交优先”的改革才有望顺利成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