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14 作者:王旭东 来源:大众日报 |
|
|
据12月12日《扬子晚报》报道,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这是教育部部长周济11日在武汉出席“第二届中部崛起人才论坛”时透露的消息。据了解,免除学杂费将惠及全国农村近1.5亿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 消息发布后,网友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评论。称赞者认为,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是一个“伟大决策”,真正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贯彻到了政府的工作中,惠及了千万人民及子孙;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明年将全部免收学杂费这个利好消息鼓舞人心,让老百姓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持怀疑态度的也不少,比如,“羊毛出在羊身上”,说是学杂费免了,其实总费用只会比以前高而未必能真正减负;再如,精心计划的政策,可是传到了下面,就有可能走了样、变了调…… 这样一项好政策受到如此一些怀疑,实在令人遗憾。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教育乱收费整治了多年,但仍是年年照旧,甚至愈演愈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量好的政策在某些地方执行中走了样、变了调,民众自然会产生出对政策的“信任危机”。有关人士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造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不力”。政策如果在一些地方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只停留在“看上去很美”的层面上,而难以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怀疑是自然的。 “信任危机”是个危险的信号。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如何凝聚民心显得尤为关键。解决民众的“信任危机”问题,实现万众一心,除了制定各种惠民政策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政府执行力与政府公信力成正比,执行不力必然产生“信任危机”。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明年全部免收学杂费的政策能否在每一个地方都落到实处,将考验有关部门的执行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