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质押贷款大门何时打开?
    2010-07-09    邓海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上海世博会江苏周上,苏绣艺人制作苏绣作品。新华社发

  最近,深圳一家企业以自己的苏绣藏品作为质押,获得银行的一笔巨额贷款,这令不少收藏颇丰的藏家大感兴趣———其他企业家、大藏家的藏品能否就此照方抓药?文物艺术品质押贷款在藏界呼吁多年不见踪影,这个瓶颈能否就此打破?

  质押融资成为藏品变现新途径

  前不久,深圳市某公司以其收藏的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在内的一批苏绣珍品作为质押,成功获得银行的上千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
  据了解,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大,该企业迫切需要获得银行支持,但由于一直不能提供房产等银行普遍认可的抵押物,始终不能如愿。最终,大家把目光锁定在该公司收藏的一批苏绣艺术品上。他们认为,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较高交流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因此可以作为融资的抵押物。
  银行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认为,鉴于苏绣藏品具有稳定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而不易变性、易运输、易保存且仓储期限较长、易变现,功能多实用性强、价值看好等特点,初步判断其作为贷款质押物的风险较小。最终,该公司如愿获得贷款。
  事实上,艺术品的质押融资功能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曾经陷入过现金短缺的困难,他们以两幅壁画作为质押,从银行获得了一笔约4500万美元的贷款。美国的电影制作人朱利安·思科博尔也曾经以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和达利的作品作为质押,成功地为因资金短缺而停工的一个公寓楼建造项目融入了新的资金。
  据美国的一家商业银行艺术部门负责人介绍,一些客户对用艺术品获得贷款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经营“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近几年来,这个部门每年审批通过的贷款总额从数百万美金到大约1.2亿美元不等,发放贷款的对象除了一些画廊主,还包括了一些著名的收藏家。
  不过,在国内收藏界,文物艺术品质押融资虽然被国内人士热盼已久,此前却始终不见实施。
  近年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持续火暴,仅在最近半年多时间里,就出现了不少天价拍品。如以9528 .5万元成交的齐白石花鸟册页《可惜无声》、拍至1.018亿元的张大千绢本巨作《爱痕图》、以4.378亿元天价成交的宋人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可以说,这些天价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某些藏家资金的一个重要流向。有人推测,藏家所购的藏品价值,有些甚至占其总资产10%的比例。
  事实上,艺术品融资功能的实现意义也颇为重大。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最重要的变现渠道只有拍卖,而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难题时,将企业收藏的高价艺术品委托给拍卖行进行变现,往往需要较长的运作周期,并且还要承担流拍的风险。虽然艺术品市场的巨大升值潜力已被大量爱好收藏的企业家所看好,也有大量资金从楼市、股市流入艺术品市场,但是,艺术品变现难的问题却长期无法解决。
  一家大型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分析说,目前老板们只敢用纯粹的闲钱玩收藏,他们知道,在拍卖会上花掉的钱就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死掉了”。如果这些藏品可以在需要时换来贷款,那他们可以更加大胆地收藏。他预计,如果可以质押贷款,企业家投入收藏的资金至少可以增长20%以上,对收藏市场的推动作用将十分明显。同时,和卖掉藏品不同,质押给银行以后,藏品的所有权没有改变,藏家既可以得到资金周转又不必割爱。如果银行开展这一项目,需求一定很大,对藏家和文物艺术品市场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知道,仅在北京每年拍出的文物艺术品就价值几百亿啊。”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艺术品能够作为银行质押物的话,对于银行也大有裨益。艺术品的强大升值潜力已被证实,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化解银行风险。

  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

  国内已经迎来了“全民收藏”的时代。一方面,艺术品在拍卖市场的火热已成不争的事实,据有关统计显示,今年嘉德春季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21.48亿元,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总成交额更是超过33.6亿元;另一方面,国内的民间收藏可谓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是,与艺术品收藏拍卖火热局面不匹配的是,将艺术品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却没有被广泛认可。
  究其原因,艺术品专家认为,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艺术品评估标准,不同专家对于同一件古董、书画等藏品在价格和鉴定问题上很难形成统一意见,这是造成艺术品质押融资这一金融化趋势迟缓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价格问题上,同一艺术品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拍卖结果。就拿康熙年间的一件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水盂来说,2004年、2009年其分别以432.84万港元、902.56万港元成交,后者价格竟是前者的两倍多。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专家对同一幅作品也会评估出不同价格。比如齐白石先生30岁左右创作的一幅《四佛呼雷》山水画作,专家给出的估价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有的是在350万至650万元不等,有的甚至估价千万元。
  其次,在鉴定问题上,业内人士认为,苏绣是一项手工极强的传统艺术品,鉴定相对简单。目前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别,这也为估价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书画、瓷器、玉器这些传统的收藏门类却复杂得多,对真伪问题经常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银行如何决断是问题的关键。

  怎样才能突破瓶颈

  对于艺术品能否突破评估难题,专家认为并不乐观。国内尚没有足够权威的艺术品鉴定和价值评估团,银行方面组建的专家团队也通常不具备专业评估资格,单纯依靠银行方面的力量不足以减少艺术品进入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像苏绣质押融资事件只能作为个案,银行的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很难形成规模。
  一家艺术机构的艺术总监黄先生表示,要想突破这些难题,一个完善的艺术品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他说:“艺术品的价值评估需要权威机构来把控,而且艺术价值的权衡,是一个历史的沉淀,需要一个体系来评估,而不是单靠专家组。”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艺术品评估体系的真正建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且这个体系是否能够衡量出每件艺术品的价格,也有待考察。从目前来看,对艺术品进行个别突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虽然艺术品市场普遍存在评估难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容易克服。比如,许多当代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已经价格不菲,如果作者在世,还可以由创作者本人辅助鉴定;此外,一些出身明确、传承有序的文物艺术品也比较容易进行真伪鉴定。因此,银行可以考虑先向这样的文物艺术品打开质押贷款大门。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银行可以与国家权威文物机构合作建立一个专业评估团队,利用团队力量对个别艺术品进行评估,这也将是艺术品以“个案”形式进行融资的有效途径。

  相关稿件
· 我国首部艺术品拍卖行业标准实施 2010-07-05
· 热钱涌入艺术品市场 2010-07-05
· 中国艺术品亿元榜单不完全记录 2010-07-01
· 艺术品投资 2010-06-28
· 苏富比"印象与现代艺术品"拍卖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