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近200平方米房间里,雪白的墙壁上挂满了红色电影海报,四周的陈列架上整齐地排放着一盒盒红色电影胶片,一台古老的胶片电影放映机,仿佛诉说着那段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 这是河北省邯郸县四留固村农民魏少先创办的“红色影片收藏馆”。老魏今年55岁,曾创办过一家个体企业,是这三乡五里的名人。之所以是名人,不是因为他企业干得好,而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爱上了“红色影片收藏”,且一发而不可收。 谈起他的“红色影片收藏馆”,老魏讲了他的经历。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魏少先接触上了古玩收藏,而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色电影老胶片。 要收藏珍贵而稀少的红色影视资料拷贝,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搞到一部好的影片,他经常北上东北、南下广东,长途跋涉,风吹日晒,忍饥挨饿,可以说既花钱又受罪。 有一次,一位朋友告知,在长春有一部极为珍贵的历史纪实影片《中国1949》,他立即动身,只身赶到长春,抢在一位山西藏友之前,用双倍的价格拿下了这一“稀世珍宝”。“为了这部影片,我花了一万三千元。”老魏指着这部影片说。 如今,老魏已投入100余万元,收藏各类红色影片400余部,除了《闪闪的红星》、《地雷战》、《地道战》等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之外,更多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党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纪录片,收藏意义十分重大。 “这些年,我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红色影片收藏上,目的不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是要让这些红色影片体现出它的价值。”魏少先说。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他收藏的红色影片,他把自家二楼改成了展览室和放映室,并专门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义务为村民播放红色影片。每到周三、周六,他的放映室里就挤满了看电影的人。近一年来,他为村民义务放电影100余次,并到全县机关、企业、学校免费放电影20余次。 魏少先有一个愿望,他打算组建一个规模更大、更专业的红色收藏馆,举办自己的红色文化艺术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光辉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文化在群众心里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