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基的3D笔记本电脑 |
|
华硕的3D笔记本电脑 |
|
三星的3D电视 |
|
卡尔·蔡司生产的3D眼镜 |
自从美国好莱坞3D大片《阿凡达》上映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3D浪潮,而日前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第25届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简称CeBIT)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从3D眼镜、3D显示器、3D投影仪到各种各样的3D相框、3D播放器等,代表“下一代3D”的产品组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3D家族”。
3D产品五花八门
著名的显示设备制造商英伟达此次带来的旗舰产品是名为“3D视觉”的立体眼镜,三部显示器并列的展示方式吸引了众多目光。展台负责人赖施告诉记者,开展第一天虽然不是周末,但是平均每小时都有至少30人来试玩,超乎她的预料。英伟达另一个重点展品是采用了该公司显示技术的一款3D眼镜。这款3D眼镜由德国著名光学仪器公司卡尔·蔡司生产,与“3D视觉”不同,这款眼镜更具“未来感”,图像直接产生于眼镜内而不需要显示器,其视觉效果相当于在2米距离内观看45英寸大小的画面。玩家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它,现场感和立体感十足。 台湾的华硕、微星、宏基三大IT厂商在本届CeBIT上表现非常抢眼。华硕的展台达数百平方米,带3D显示屏的专业级游戏笔记本电脑G51JX吸引了众多玩家争相使用。一位德国玩家告诉记者,这款配备英伟达“3D视觉”立体眼镜的产品是许多玩家的梦想。 微星在本届展会上全球首发了一款集合3D高清显示器、触屏技术和多功能一体机三大热点的电脑“3D一体化”。此款电脑不仅外观吸引人,功能也非常强大,配备了市面上几乎最高端的处理器、显卡和音箱等配件,屏幕尺寸达24英寸,被德国媒体形容为“专门为观看3D高清电影而生”。 宏基也不忘搭上这趟“3D列车”,除了展示一系列支持3D显示的整机外,还现场演示3D投影仪。使用者佩戴配套眼镜之后,就可以看到投影到墙上的立体影像,无论是照片、电影还是游戏都可以投射。 如果厌倦了佩戴3D眼镜也没有问题。德国汉堡SeeFront公司展示了一台不需要眼镜的3D显示器。工作人员诺依曼介绍说,其原理是通过显示器上方的摄像头追踪观看者眼睛的位置,并根据眼睛与屏幕之间距离自动调节屏幕的影像以适配眼睛。这一技术不仅可用于大型显示器,也适用于手机上的小屏幕,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它表示了兴趣。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推出了3D仿真电视制作室,并现场演示了3D录制与实况转播相结合的技术。摄像机捕捉的镜头被实时转换成立体影像再播放出来,其现场效果令人叹服。 日本富士公司带来的是一款3D数码相机。这款相机不仅能将拍摄的图片转为立体格式,它配备的3D显示屏还能立刻观看照片的立体效果。为了配合不同人眼睛的适应度,相机可以调节立体图片的比例,以达到最佳效果。与之技术原理相似的产品还包括爱普泰克的一款3D摄像机。
3D眼镜大热
当记者遍览了3D产品展厅后,发现包括华硕、宏基、三星等众多大厂商展示的支持3D功能的电脑都配备了英伟达的“3D视觉”立体眼镜,而且多数是捆绑售卖,可见这款产品的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其单价则在125欧元左右,虽然算不上便宜,但也肯定不会成为阻止铁杆玩家购买的因素。事实上,英伟达的这款产品已经上市两年,算不上新技术。在上市初期,这款产品并没有受到人们青睐,而如今的大热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凡达》的热映。 如果要在玩游戏时达到英伟达设计的立体效果,除了一副三维眼镜、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组成的3D配套产品外,玩家还需要支持3D功能的120赫兹显示器、两块GeForceGTX240或性能更高的3D显卡和能将普通游戏图像转化成立体图像的软件。记者试用这款产品时发现,英伟达3D眼镜所产生的立体效果完全没有残影、色偏、分辨率低等现象,使用时也没有眩晕感。在用以测试的赛车游戏上,从车内的加速度、时速等仪表,到驾驶路况和扬起的尘土,甚至背景里的树木和阳光,其真实的立体效果令人惊叹。 展台负责人赖施介绍说,这款产品使用ActiveShutter技术,分别针对人的双眼产生交错频闪,即使是一些因为深度近视或者散光等眼部问题无法观看普通三维图像的人,也可使用“3D视觉”眼镜欣赏三维图像。 与电影院中红蓝遮罩式的普通3D眼镜不同的是,英伟达的技术是让显示器以奇偶帧交错的方式显示左右眼的视频,然后通过液晶透镜制成的眼镜以120赫兹的高速“快门”般阻拦两眼所见的图像,以营造立体效果,其红外线发射器还支持多幅眼镜同时使用。
3D将成未来趋势
接受完一系列3D产品的“轰炸”后,记者不禁要问,3D技术未来会怎样?它是真正的变革潮流还是只是一时热度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专业销售3D显示器的德国施奈德数码有限公司总裁约瑟夫·施奈德和德国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的业务发展负责人沃尔夫·康拉德。 施奈德在3D产品的销售领域已经有五年多经验,他认为3D是一个热点,是由《阿凡达》引发的爆炸性事物。“就我观察,不少消费者看完3D电影都被震撼了,就会希望在各个领域都拥有这种技术,也就是说‘求’的一方推动了‘供’的一方,因此3D是一个确定无疑的潮流。这一情况与音响产品潮流类似。以前人们听音乐只有一个喇叭,而当有一天立体声出现了,就立刻颠覆了这个市场,今天99.9%的音响系统都是立体声了。因此我相信在显示产品市场也是一样的。” 而在价格方面,施奈德承认总体来说3D产品的价格要高一些,但是并没有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步。他指着展台上一台配备眼镜的3D电视机说,“比如这一台50英寸的电视机,价格在2500欧元左右,使用寿命为35年。而好的高清大屏幕电视也要2000欧元左右。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花多点钱买个好耐用品的心理准备,那么这一差价并不会成为左右最终选择的重要因素。” 德国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是3D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该所的业务发展负责人沃尔夫·康拉德对于3D技术的未来则有更深入的看法。他说:“在《阿凡达》树立起3D的直观和正面形象的同时,也令不少人产生了3D与眼镜必然是一体的印象。在近期各大展会上展出的多数3D产品都是需要戴眼镜的,而这种技术其实上世纪50年代就诞生了,完全可以说是老技术。”康拉德说:“我们从事无配镜3D显像技术的研究已经有25年历史了。我们的技术多年来都在汉诺威CeBIT等全球各地的展会上展示,反响一直很一般。而今年突然变得完全不同了,所有人对此都很赞叹。我得说,这不得不归功于《阿凡达》,它令很多人亲身体验了3D的魅力。因此我觉得市场现在正在用相对成本低廉的老技术探路,观察人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为3D花钱了。而这一情况一旦确定,无配镜的3D技术将会脱颖而出。” 那么,无配镜的3D显示产品价格到底有多昂贵呢?康拉德表示,现在展示的这台由飞利浦生产的50英寸无配镜3D显示器价格在1万欧元左右。“这一价位对于普通家庭还太高昂,目前更多的是在医学和广告领域应用。然而,预计5年到10年内,这种产品的成本将会下降到市场成熟的水平。” 除了价格因素外,康拉德认为3D产业链的成熟程度也有待提高。“虽然现在有了技术,但是没有足够展示的内容,好的3D影片还太少。而如果进一步谈到3D电视节目的话,更需要行业内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一点目前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当所有这些因素都成熟了,大批量的生产才有可能。”
[关于3D]
3D的技术原理源于对人的生理结构的重现。人的双眼之间有一定距离,当观看立体物体时,两眼所看到的图像有细微差别,大脑将左眼和右眼的图像进行合成处理,最终就会感知到一幅立体图像。而传统的影像拍摄时,仅用一个镜头,故只能得到一幅2D画面,或一段二维图像。如果利用上述原理,用双镜头摄像机或单镜头双机位,对同一个场景分别拍摄图像,在后期加工时予以合成,就得到了3D影像素材。将3D影像素材进行重现,三维立体影像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事实上,3D技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838年的立体照相技术实验。1903年出现了第一部3D电影,20世纪50年代也曾掀起一阵高潮,到了80、90年代以后,一系列配套技术的革新和完善,尤其是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与存储能力、数字摄像技术的快速创新,为3D影视制作开拓出一个崭新空间。但巨大的成本,依然是横亘在3D影像业者面前的一道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