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景区门票价格该不该涨
    2009-09-29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丹/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网络舆论的风暴也由此再起。
  有网友认为,涨价是急功近利,有网友则认为出于成本的考虑,景区涨价也是迫不得已,不必斤斤计较。还有网友认为,从长远考虑,外来游客能给当地带来除景区门票以外的多项收入,这也是很多境外游价格低廉的原因,地方政府不应只盯着景区门票的收入。
  涨价是短期行为
  中国网网友认为,当前,中国旅游市场与环境并不令人乐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民众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民众能够压缩开支的首当其冲是诸如旅游等精神需求。如果盲目、大幅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对中国整个旅游业是非常不利的。
  从具体旅游业看,目前,境外游已经对中国境内旅游构成了巨大挑战。一些境外游的价格远远低于境内游,比如港澳五日游,往返飞机,目前价格在每人1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1400元,远远低于境内一些旅游项目价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许多景区趁国庆黄金周大幅提高景区门票价格对自己不利、对当地政府不利、对游客不利,更对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不利,完全是一种短期行为。
  另有网友认为,景区涨价也是一种自杀行为。本来门票价格就不低了,并且多次涨价或者说一到公共假期总有一些景区涨价。这种涨价行为已经把许多游客挡在景区之外,一些本来打算旅游的民众,一听说景区门票涨价了就根本不打算出去旅游了。最终受伤害最大的是景区当地经济和景区收入。
  别对景区涨价“大惊小怪”
  署名为孟嗣贵的网络文章认为,景区门票价格有涨有跌是一种市场行为,十分正常。由于平时客流不多,景区没赚到啥钱,靠黄金周涨价赚回来,也在情理之中。涨价的理由,有弥补保护资金缺口、偿还债务、控制流量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按理说,金融危机还未完全复苏,加之现在还有甲流疫情,旅游的形势并不太看好,景区门票涨价,确实会承载着游客用脚投票的风险。那么,门票价格制定者为何就这么坚定地赌涨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到春运,火车票、飞机票,不是都在涨吗?集中出行,乘客有刚性需求,而集中休假,游客同样也有一定的刚性需求,趁此机会,门票涨点价,也再正常不过了。景区门票涨价,实际上是在“将”集中休假的“军”,只要大家集中休假,集中旅游,涨价也就在所难免。
  自从新的休假制度实施以来,七天长假现象已经很少了,集中旅游的现象稍有缓解。但刚好今年的中秋和国庆一起放假,又凑成了一个长假,于是,集中旅游又卷土重来,自然也就涨价没商量了。
  另有网友对旅游景区门票上涨表示能理解并支持。现在连停车费、导游费都在上涨,景区门票没有理由不上涨。其实对于旅游景区门票上涨一事,也没有必要说得那么严重,要去旅游的人并不会觉得增加了多大的负担。当然景区门票涨价的确给工薪阶层增加了一些负担,但一年又能去几个景区旅游?再想想积极消费可是“爱国行为”,又何必对景区门票涨价过于计较呢?
  仅有“限涨令”还不够
  署名为秦春兰的网络文章认为,景区景点“涨价风”刮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即使有了国家发改委的“限涨令”仍旧抑制不住涨价的冲动。这说明仅仅有“限涨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对顶风涨价行为的整治和处罚措施才行。
  站在景区景点经营者的角度来说,门票借着黄金周涨价,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之所以会有这种做法,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旅游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发展旅游的目光看得不够长远。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其实在旅游业的收入中,景区景点的门票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旅游业创造的财富,绝大多数来自于与旅游业相关的周边产业,比如人们通常说的“吃、住、行,游、购、娱”,“游”只不过是六中之一罢了。而游客为旅游业贡献的绝大部分财富,都包含在“吃、住、行、购、娱”中。旅游产业中这几大因素,才是创造旅游财富的支柱。
  相关稿件
· 谁能遏制景区门票的上涨 2009-09-24
· 黄山景区门票价格将提至230元 2009-02-18
· 武汉旅游集团采购国内景区门票 2008-11-12
· 景区门票何时还原公共色彩 2008-04-30
· 景区门票这么贵,凭啥?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