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态绝境”到“绿水青山”
——广西数十年石漠化治理收成效
    2009-09-14    本报记者:吴小康    来源:经济参考报

  青白色的石头大片裸露地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间,几株稀疏瘦弱的庄稼长在薄薄的一层黄土上……这就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存在的土地石漠化现象。
    石漠化是一种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主要由石灰岩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石漠化地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极度干旱、生态系统遭毁灭等现象。
    石漠化一直困扰着广西。自治区林业局营林处副处长黄永高介绍,2005年开展的广西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广西岩溶地区土地总面积12495万亩,占全自治区面积的35.3%,其中石漠化土地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多万亩,这是广西生态建设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据年鉴统计,1986年以来广西平均每年受旱、涝灾害的农作物面积达1300多万多亩,粮食减收2亿公斤,经济损失70多亿元,其中石山地区尤为严重。研究表明,一般地区的岩石风化为1厘米厚的泥土的自然过程大约200-400年,但喀斯特地区平均每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8000年甚至上万年。
    数十年来,广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治石漠化现象。依靠政府的治理工程,近年来广西大石山区百姓的生产生活面貌迅速发生改变,昔日的“生态绝境”变作今天的“绿水青山”。
    从2001年开始,石山特殊灌木林纳入了国家公益林范围,广西累计获得的3.4亿元生态补偿费1/3用到了石山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统计显示,迄今广西已投入石漠化治理资金超过5亿元,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加强管护、建沼气池、砌墙保土、生态扶贫、易地搬迁、加工增收被作为综合治理的8条基本经验全面推广。
    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试点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中澳合作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都选定忻城县思练镇厂上村作为示范点。村党支部书记蓝瑞平介绍,厂上村7年间种下9700多亩任豆树,建成了万亩绿色长廊。
    7年里,厂上村获得退耕还林钱粮补助1600万元,加上80万元国外援助,再加上沼气池建设、地头水柜建设补助,厂上村2.38万亩石山85%得到治理,沼气入户率85%。曾经毁林种粮、上山放羊、砍柴做饭的农民,如今纷纷种桑养蚕、发展水果、圈养山羊,以前白花花的石头山现在四季葱绿。
    为了治理石漠化,改变石漠化地区农民生活贫困面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凤山县先后探索了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推广沼气、建地头水柜等多种措施。
    经过多年探索和比较,凤山县发现核桃是石山地区治理石漠化最好的树种。核桃不仅能够适应石漠化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骆尚球是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的农民,2001年开始他先后在石漠化很严重的山头种上了38亩核桃树,目前已经有部分挂果。“以前是在山上种玉米,一亩地只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全部种上了核桃树,丰产期后每亩可以收获2000多元。”骆尚球说,“再过几年我的核桃都结果的时候,每年都会有七八万元收入,那就很不错了!”

  相关稿件
· 中新天津生态城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2009-09-09
· 湿地玛曲的生态悲歌:数千泉眼消失 河流干涸 2009-08-21
· 上海将建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制度 2009-08-19
· 广州拟建11条步行生态连廊 2009-08-18
· 北京斥巨资启动京冀生态水源保护项目 200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