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蒂姆的故事
    2009-06-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尔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5月

    《幸福的方法》突破了近100多年来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失败和障碍的旧模式,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教给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它使成千上万的哈佛学生找到了快乐、幸福和持久的满足感。原来,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直过着开心的生活,但从他上小学那天,他忙碌奔波的一生也就此开始。他的父母和老师经常说,上学的目的就是好成绩,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校根本就应该是个开心的地方。
    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极大的焦虑和压力。他每天所盼的只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因为只有那时,他才不需要为学校的事情烦恼。蒂姆相信大人说的———成绩就是成功的标准———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他还是努力的学习着。当他成绩优越时,他父母和老师都会夸奖,同学们也都非常羡慕。当他升入高中时,蒂姆已经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无苦,无获。虽然他对学业和生活并无好感,他还是全力的前进着。头衔和荣耀的力量推动着他,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他安慰自己说,“上大学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蒂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轻松和喜悦,让他激动落泪。现在他再次告诉自己,他终于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事与愿违,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不能在和同学的竞争中取胜,因为如果无法击败他们,将来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在四年大学生涯里,他继续忙碌地奔波着,努力地为自己未来的履历表增添色彩: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以及参加多种运动项目。他小心翼翼的选修课程———完全不是出于兴趣,仅是为了更好的成绩。
    蒂姆也有开心的时候,特别是在完成了一些艰难的任务之后。但这些快乐的时光,完全来自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它们并不持久;焦虑很快又会如影随形的降临。
    在他大四那年的春天里,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高薪的工作其实一点都不开心。他说服自己,必须努力的工作,小小的牺牲没关系,这样工作才会稳定,才会更好。像大学一样,他有时会偶尔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消失。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自己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开心———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在高级住宅区里和他的爱人住在一栋大房子里;开名牌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可是他并不开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蒂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当他是偶像,教小孩时都会以蒂姆为榜样。但是蒂姆对于可能和他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但又不知道他们如何才能改变命运。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成功就必须得痛苦呢?
    虽然蒂姆是闷闷不乐的忙碌奔波者,但是仍有很多其他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们,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对自己的职责感到有意义。并没有规定说成功人士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为了工作每天努力而勤奋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享受他们的工作———还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成功,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的忙碌奔波型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性的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并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必须先达成目标。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然而一旦达到目标或成功之后,我们经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有这种错觉时,我们不自主地就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当然在成果中会有一定的价值—成果是真实的,也会带来快乐—但它不应该被误认为幸福。
    这种幸福可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但这种幸福无法维持长久,因为它本身就是和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但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成功后,幸福就随之出现。

  相关稿件
· [书摘]环保视点 2009-06-08
· [书摘]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2009-06-01
· [书摘]"穷忙族"档案:曾经的公司高管 2009-05-18
· [书摘]加州公路的巡逻队 2009-05-11
· [书摘]面试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