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改变着上海许多外国人的生活。
酒店公寓走俏
拥有272套标准住房的辉盛庭酒店式公寓一周前在上海的黄金地段正式开业,公寓距IBM、苹果、荷兰银行等外资企业在上海的办公楼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距离。 被问及为何敢于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开业时,酒店式公寓运营商、辉盛国际首席运营官曹炳森说:“危机改变了在华外企高管的居住习惯,酒店式公寓适应了这种变化。” 曹柄森介绍说,当前大多数跨国公司在应对危机时选择了大幅度削减成本,包括外派员工的开支,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使得任何一家公司不敢轻言放弃。“于是,一种3到5人组成的、一般在华停留3至6个月的项目团队代替了原来的常年驻华”。 与过去来华的公司高管租住一套别墅,公司每月给予数千美元住房补助的形式不同,在华时间更短的项目团队更倾向于住在酒店式公寓里。一套63平方米的辉盛庭一房公寓月租金为17500元人民币,目前出租率达65%至70%。
寻找就业市场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上海逐渐成为外籍人士寻找就业市场的热土。据上海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统计,2008年全年在上海办理就业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达61995名,他们中有许多人的生活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了改变。 从印度到上海多年的阿里.哈辛,与上海好友一起经营着一家货运船代公司,公司共有15名中国雇员。 “我当然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出口跟货运船代业务休戚相关,公司的生意因此大受打击,到目前为止,合同金额少了一半。” 为了渡过难关,哈辛和他的合伙人决定把办公室面积减少1/2,每个月可以因此节省上万元。与此同时,公司所有员工通过协商把去年的年终奖减少30%。他说,“我们决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不会开除任何人。” 新婚不久的哈辛本打算要个孩子,“但全球经济衰退来了,我和我妻子决定放弃这个决定。”因为要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成长,的确需要一大笔钱,上海国际学校每个月的学费2000美元左右。
快乐没有减少
并不是所有外国人的生活都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重大改变,媒体、教育等行业的“老外”就没有太多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寒意”。 来自法国的齐博曼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自由撰稿人。他表示,新闻这个行当的收入向来不高,不过自己的薪水没有因金融危机而缩水。“我从开始做自由撰稿人时,就知道这份职业不可能积累很多钱,但我看中的是在上海工作的经历。”齐博曼表示,非常喜欢上海这个城市,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上海曾在二战期间收留了3万多名犹太人,齐博曼的母亲至今还常常提起上海当时伟大的善举。 “而且,金融危机来了,值得报道的选题就更多了。”齐博曼说,“尽管这里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如我在巴黎时,但中国值得写的新闻太多了,全球都关注中国。” 尽管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沪外国人的快乐似乎没有减少,每个周末,在通用汽车、夏普电器等公司所在的上海浦东金桥地区,足球场上的外资企业联赛依然热闹地进行。 哈辛告诉记者,原来每周要与好友出外聚会两三次,吃些美食或参加大型派对,现在他们还聚会,但改在各自家里轮流聚餐,节省了不少。“还有,我没有放弃中文学习课程,跟我的中文老师和同学聊天,这也是件快乐事。” 齐博曼说,现在自己还是经常去酒吧跟朋友聚会,“我在上海组了个乐队,跟我的日本朋友和法国朋友在周末唱唱跳跳,生活依然非常快乐。” 哈辛说:“金融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过不了太久我们就会要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