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衍生排队托是否欺诈引质疑
    2009-04-27    记者:王炳坤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沈阳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开张的店铺如何迅速聚拢人气?来沈阳打工的外地小伙王飞(化名)日前向记者讲述了他被雇佣做“排队托”的经历。
  “从最初的烧饼、到凉皮,再从桃酥到蛋糕或绿豆饼……很多风味小吃店一开张就有市民排队购买。多数人并不知道,在沈阳最早产生‘排队托’的行业就是风味食品店铺。”王飞说,因为在多数消费者心中,店铺人气越旺表明东西越好,而越是排队买来的东西也越是“金贵”,味道越好,“排队托”正好顺应了这一心态。
  王飞去年夏天来沈阳打工,前往一家食品店应聘。“一开始以为是招服务员,但和商家谈了一会儿,才知道有这么个新‘职业’。”上岗几天后,王飞发现实际上很轻松。上下午各上岗两三个小时,买完货后再统一转交专人回炉,日工资是一天30元。顾客多的时候可以歇下来,客户少的时候则必须上岗。但是这一“职业”很不稳定,等店铺生意走上正轨后,商家就会把“排队托”逐渐剔除掉。如今王飞已换了10多个雇主,最长的一家也只干了21天。
  “当然也不仅仅是排队这么简单,上岗前雇主会让有经验的同行培训新手,叮嘱要注意身前身后站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比如碰上老人,‘托儿’就会说家里也有老人,对这个商品特别喜欢等,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王飞说。
  雇佣“排队托”是一种营销策略,还是涉嫌欺诈,消费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多数消费者都有趋众心理,商家利用这一心理营造气氛,从市场角度看,雇人排队有时的确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也有消费者认为这种做法“太损”,产品的质量不好,靠这种手段赚取人气,有欺诈之嫌。还有市民认为,自己是否购买与商家人气旺不旺并没有关系,即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购买了之后发觉商品不好吃或者不好用后,第二次就不会再买了,因此商家靠“排队托”打市场并不是长久之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