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课堂进影院渴望复苏[图]
    2009-01-21    本报记者:董学清 郭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1月7日,武汉京剧院编排的京剧《吉庆街生活秀》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该剧改编自池莉的小说《生活秀》,“梅花奖”“文华奖”得主、武汉京剧院院长刘薇扮演女主角来双扬,男一号由京剧名家关栋天担纲。
  这是刘薇(右二)在剧中扮演来双扬。新华社记者:李文 摄

  随着电影《梅兰芳》在全国的上映,我国京剧艺术的2008年画上了一个惊叹号。
  从去年初引发热议的“京剧进课堂”,到在百年奥运舞台上大放异彩,再到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举行,一度备受冷落的“国粹”,在2008年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在风光一时的背后,京剧更面临着观众市场日益萎缩、京剧院团缺乏活力、艺术人才难以为继的种种无奈。也正是在这一年,国家为振兴京剧艺术进行的大量投入开始有了回报,艺术家历经多年的改革成果也初见端倪。
  2008年,京剧在“冷”与“热”之中体味失落与收获,在喧哗与沉寂之间渴望复苏。

  话题频出引人瞩目

  2008年年初,根据教育部的决定,京剧进入全国200所试点中小学的音乐课堂。能否起到培养观众的作用,会否变相增加学生课业负担,15首唱段和试点地区的选取是否合适,师资力量如何培养……一时间,“京剧进课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不过,作为“国剧”,京剧中蕴含深厚的德育和美育价值,将这种传统文化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的尝试,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8月,在奥运热潮中,以传统文化和美学为根基的京剧再度引起世人注目。奥运海报上,开闭幕式舞台上,京剧元素处处生辉。奥运期间,北京各大戏院、剧场推出一台台经典京剧大戏,看奥运、逛北京、听京戏,成为外国运动员和游客在北京缺一不可的旅游项目。
  10月,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山东举行。本届京剧艺术节盛况空前,好戏连台,40余个参演单位、37台剧目、75场演出,4500多名演职人员登台亮相,创历届京剧艺术节之最。参演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集中展示了近几年全国京剧艺术传承创新的优秀成果。
  12月,备受期待的电影《梅兰芳》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影片生动再现了梨园盛景,以特有的魅力倾倒了大批年轻观众。

  热闹背后的五味杂陈

  第五届京剧艺术节上,一个导演忙13台戏、一个作曲者为11部戏谱曲、名角主演满场“飞”等现象,折射出京剧艺术人才匮乏、创作单一等令人堪忧的严峻现实。
  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尹晓东说,堂堂一个“国剧”,现在还在岗位上从事专业京剧音乐创作的不到10个人。他担忧,5年以后怎么办?谁来搞京剧音乐创作?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种“主创垄断”的背后是人才的断档,折射出目前京剧中青年主创人员成长条件不佳的现状。
  观众和演出市场同样无法令人乐观。京剧节上的74场演出,市场售票不到1%,绝大部分是赠票。据调查,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传统戏剧演出中,剧场观众偏少,且以中老年观众占多数,剧场里呈现一片“白花花”的景象。大部分年轻人对京剧敬而远之,基本不进剧场。
  更让京剧界担忧的是,这门古老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由于市场疲软,一些经济欠发达、观众基础差的地方院团只好另谋生路,许多演员则不得不选择一项副业维持生活。不少家长认为学京剧没保障,即使孩子天分再高,也不让其学戏。

  振兴之路必须依靠改革

  很长时间以来,当代京剧处于一种奇特的境地:“台上振兴、台下冷清”。而在2008年,很多人却明显感受到了希望之光。这种希望既来自国家的扶持,更包含着来自京剧艺术家自身的改革努力。
  近几年来,国家对各京剧院团的投入扶持和宣传力度空前。2005年,文化部对全国京剧院团评估确定了11家国家级剧团,17家省级重点剧团;2006年5月,京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全国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出台,国家5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计划、公益性演出等方面的扶持。
  在第五届京剧艺术节上,京剧从表现形式到内容上的创新,无不显示了融入市场的决心。
  不少剧目融入了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京剧《郑和下西洋》的乐队有指挥的身影,传统京剧伴奏乐队和西洋交响乐队同台演奏,人声合唱团侧立一旁。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认为,京剧从诞生之日就广纳京腔、秦腔等唱法,“只有推陈出新,京剧才能跟随时代前进。”
  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排演了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主要演员都是青年新秀。在唱腔上,保留了12段梅兰芳大师的原创原腔,同时新创了30余段唱腔唱词。
  国家京剧院推出的青春版京剧《江姐》,所有演员年龄都不超过28岁。剧院特别邀请了张曼玲、王晶华、万瑞兴等老艺术家给青年演员说腔、抠戏,使这批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表示,起用剧院最年轻的一拨青年演员,意在让青年演员传承京剧创新的结果,让创新和传承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也为青年演员实现从“唱好戏”到“好唱戏”的飞跃创造机会。
  2008年,已走过5个年头的上海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成为自我国举办京剧艺术节以来首次登台的民营剧团。他们经过多年打磨的京剧《道观琴缘》,不仅带给观众艺术的享受,更带来京剧演出市场化运作的惊喜。
  不依托国家剧院的优越性,没有拨款排戏,没有团购包戏,《道观琴缘》的布景、创作、音乐、舞美、导演共花去70万元,这笔钱既有剧团负责人周燕萍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贷的,也有向亲戚、朋友借取的。经过市场检验,他们的探索取得了成功。
  京剧理论家刘连群说,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个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京剧的未来。只有在艺术上不断创新,才能迎来广大年轻观众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热爱,使京剧艺术重新走向辉煌。

  相关稿件
· 第九届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开锣 2008-11-12
· 一位英国人与中国京剧15年的缘分 2008-08-20
· 苏州京剧进课堂启动 2008-03-19
· “国粹京剧进课堂了” 2008-03-18
· 中小学生学京剧不能搞“一刀切” 200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