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电影"小康时代"超越"大片情结"
    2009-01-07    新华社记者:段菁菁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8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态势——电影生产突破“大片思维”,在新的层次上重返文化创作的基本路径,产生了多部优秀作品。不难看出,2008年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尝试超越“大片情结”。

  全方位表现出升级态势

  2008年,中国电影人所面对的现实乃是几年来形成的“大片情结”,在电影产业化成为趋势、观众的需求变得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成为电影界更加普遍的追求。
  在经历了惊叹——批判——质疑——反思等几个阶段后,人们对“大片”的认识更加趋向理性与务实。
  一方面,谁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以前难以想像的投入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制作一部电影,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另一方面,众多有追求的投资者、导演和演员也在为突破粗放型的“大片模式”而努力。
  清华大学教授、电影评论家尹鸿直言,中国“大片”在最初的几年,为了吸引观众、减少投资风险,采用商业性的拼盘策略。于是几年来,在电影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割裂的创作倾向。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是大投资带来的一种“传染病”。
  然而,尹鸿也指出,“大片”并不是灾难,而是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轨道的必然结果。“大片”也不能是电影的唯一形态,只是多样创作中的市场主导类型。
  进入2008年,中国电影全方位地表现出一种升级态势——从市场看,上半年的国产影片总票房首度超过进口影片,其中,国产“大片”成为市场的主宰。春节黄金周上映的《长江七号》和在4月淡季上映的《功夫之王》,单片票房均超越2008年所有上映的进口“大片”。自7月开始在全国上映的《赤壁》,更是连破多项市场纪录。
  在艺术创作方面,电影业呈现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产品格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电影市场,改变了从前依靠一两个导演和极少数“大片”挑大梁的状况。

  好故事和好表演都重要

  “电影无论商业的或是艺术的,故事都是核心载体。”尹鸿认为,在《集结号》之前,中国“大片”争相借鉴好莱坞的一掷千金的大制作,却没有学到讲故事的大手笔。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在观影过程中迫切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场面,而是一个好的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表示,值得赞赏的是,当观众开始疲于古装武侠、奇幻搞笑等“大片”套路的时候,一些承载更多文化内涵的艺术探索始终在进行着。
  郑洞天说,2005年的《千里走单骑》和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两部不容忽略的作品。而陈凯歌导演的文艺回归力作《梅兰芳》,依靠精良制作和稳健的宣传,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票房。
  电影电视评论家及剧作家赵葆华则称,多年来,中国式大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口中的笑话,而《梅兰芳》关于人生命运的探讨,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尊严。《梅兰芳》是中国电影发展到一个阶段标志性的文本,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事件。
  2008年,电影叙事的回归,也带动了许多有理想的职业演员在表演方面进行努力。随着中国电影的类型、样式不断丰富,表演方法也不断变化,很多演员在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下工夫,表演在深度和层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步。
  以《李米的猜想》为例,周迅的追问和邓超的沉默形成贯穿电影始终的张力,在情感爆发的高潮戏中,周迅在人行天桥上的大段独白,令观众产生心灵的震动。而《梅兰芳》中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学圻和邱如白的扮演者孙红雷,则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惊喜,感受到久违的感动和感叹,改变了近年来国产“大片”倚重明星效应,过度强调包装,演员表演普遍肤浅、浮华的状况。

  开启电影“小康时代”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大片”不再是国外进口电影的代名词,中国电影在投资和质量方面产生了飞跃,出现了大量货真价实的“大片”,开启了电影的“小康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8年,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的共有15部,其总票房为25亿元;而1994年到2008年,进口影片票房过亿元的才11部,总票房为19亿元。
  2008年的情况更加鼓舞人心:随着岁末《梅兰芳》《非诚勿扰》的上映,预计2008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将达到9部之多。
  迈入“小康时代”的不仅仅只有“大片”。2008年,国内电影市场中的中小成本电影也表现出了旺盛生命力:2008年初,王小帅的《左右》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十全九美》拿下近5000万元的骄人票房;《李米的猜想》赢得圈内圈外的交口称赞;《千钧一发》以朴实无华和直面现实成为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虽然这些电影无论投资、宣传及影响力都无法与“大片”相提并论,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更不可忽视的是,2008年,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正步入佳境,不同类型的电影已经培育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并拥有了各自的代表作,这无疑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电影在开始超越“大片情结”之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品质和地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认为,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是中国电影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关键。电影创作者既要顺应市场的需求,也同样要重视艺术的发展规律,二者协调促进,才能使电影真正确立在大众文化中的主角地位。

  相关稿件
· 临近岁末 贺岁档迎来了电影“井喷” 2008-12-31
· 欧洲电影同中国观众亲密接触 2008-12-24
· 美国电影学院评出2008年度十佳影片 2008-12-17
· 女性题材电影成为贺岁档电影"新宠" 2008-12-10
· 纽约小贩:真和电影里大萧条一样 2008-12-10